发布信息

酿酒、品酒中的“心觉”是什么?

作者:本站编辑      2023-03-27 16:06:25     36

--------- 点击标题下方“李家民工作室”关注我们 ----------

 

我曾经在酿酒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文章,《中国白酒“精、气、神”——白酒鉴评中的“五官九觉”》(《酿酒》2014年第4期)。“五官九觉”中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是大家熟悉的,“心觉”“时觉”“空觉”“意觉”可能有的酒友不太理解,我们今天着重讨论一下什么是“心觉”。

所谓“心觉”其实也不玄妙,我们在生活中常用这个词,比如一见钟情、怦然心动。“心觉”就是喜欢或者是厌恶都很强烈的一种感觉,就像我吧,我是一个酿了几十年酒的人,但直到现在,到各个酒厂考察交流的时候,一旦看到了好酒,还是有那种怦然心动的感觉,这个就是“心觉”。

这种感觉究竟是什么机制,用哪一个器官去感受,通过什么方式来感受,目前科学家研究得还不够深入。它到底是一个心理现象还是一个神经生理现象,也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是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生活中都能切实感受到“心觉”的存在。

 “心觉”一方面是来自于我们对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多种感官系统获得的经验的综合,有可能是大脑神经综合系统对多种感觉经验综合之后形成的一个判断。另一方面“心觉”还来自于记忆。个体对这些感受的判断存储在大脑深处,在看到了相同的东西,过去的记忆会浮现出来,建立新的联系,对这个东西立马有一个判断,这是一种内在的反应机制。

另外,“心觉”还跟一些先天性的喜好或者判断有关。比如在各种芳香气味中更偏好哪一种,是喜欢苹果、葡萄,还是喜欢菠萝;是喜欢浑浊、不透明的乳化液体,还是更偏好清澈透明的液体。这些东西用德国哲学家康德的概念也可以基本上归纳为纯粹理性那一部分,就是先天地存在于人的生命中的一种价值判断,比如审美,或者对某些气味先天的偏好。这种偏好深藏在大脑或者心灵的深处,当看见外在的存在物跟这个偏好有对应关系的时候,就产生共鸣,就会出现喜欢或者不喜欢,甚至狂热的喜欢那种感觉。从这个角度上讲,“心觉”是一种内感觉,是对自己的先天的对美、色、香、味这些东西的唤起和感知。

中国古代哲学里有“心”这个概念,所谓“心之官则思”,那个时候解剖学不发达,认为人的思想依靠心灵产生,现在的神经心理学则认为人的思维活动主要依靠大脑。但这也不是终极答案,我们现在的神经科学、神经心理学的研究,包括现在前沿哲学的一些探讨,都发现人们做出一些非常重要的决定时,不是靠大脑的理性思维来做判断的,而是靠某一种偏好或者心灵的感受做出判断的。比如刚才我们讲过的审美偏好,还有对某种信仰的追求等等,这些东西已经超出了理性推理判断的范畴之外,更多的是跟意志、情绪、喜欢或者厌恶等情感性的东西有关。

实际上我们对“心觉”的内在机制还在努力理解中,哲学家和科学家们目前也还在探索,但是在白酒的酿造和品鉴过程中,它确实存在。在整个酿造过程中,酿酒师、制曲师偏好什么样的风格,按照这种风格会形成一些什么香气,对成酒都是有影响的。

我们都知道一句话,“做事走不走心”,如果走心做这个事儿,就会做得好一些。从酿酒来讲,各个环节做得都很细致,那么酒酿出来的酒就好。走心,可以理解为工作态度,调动自己的精力、注意力、创造力认真去做,就能把它做好,其实也是“心觉”的一个具体的体现。所以说“心觉”,不完全是大脑理性的活动,因为按照理性的活动,生产作业流程、作业规范都是清楚,按照这个做就行了,但是他可能做得非常潦草、不走心,走心则是全力以赴,高度集中精力去做这个事儿,自己调动起来自己的全部的情绪,才能做到走心。

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我们还能感受到,情绪的好坏跟酿酒和品酒的结果也有关系。酿酒师情绪不好,那他酿酒就不那么细致,浮皮潦草,成酒的酒质就不好。调酒师、品酒师如果心情不好,品酒也不准确,调的酒风格就会出现偏差。这个也算是“心觉”的一部分。

“心觉”是一种实际存在的心理现象,也是一种感知能力,自我挖掘利用好这种感知能力,对我们酿酒、品酒都会大有帮助。

— END —

↓重要通知↓↓

家民作品·酒注庄子

“家民作品·酒注庄子”系列“天道”与“养生主”已经问世,有需要的酒友请联系李家民老师助理张旋。

李家民老师助理 张旋 微信二维码:

 

家民作品·大宗师

“家民作品·大宗师”业已问世,有需要的酒友请联系李家民老师助理李虹霖。

李家民老师助理 李虹霖 微信二维码:
   
 

↓ 识别李家民老师助理二维码,加入“李家民酒友交流2群”↓

精 彩 推 荐





01

白酒品鉴中的超感官知觉——心觉、时觉、空觉

02

白酒品鉴中味觉的作用

03

白酒品鉴中嗅觉的作用

04

中国白酒的精、气、神是什么?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