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葡萄酒小百科|葡萄酒 ≠ 红酒,客人们请不要再问这些问题啦!

作者:本站编辑      2023-03-27 10:47:37     21

  ARTS

 OF

   WINE

所有的葡萄酒都值得去品尝,但有的只能浅尝辄止,而有的值得一饮再饮。

All wines are worth tasting, but some are only to be tasted, and some are worth drinking again.

对于在餐饮行业工作的同学们,或者即将要去到餐饮行业实习的同学们,在给客人点单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客人对于葡萄酒的各种问题。

接下来让我们来解释一下这些问题,大家在经过这篇文章的学习之后,再也不怕客人咨询这些问题了!

Q:为什么会有中文酒标

有些客人点了一瓶酒之后看着瓶身的中文酒标,就会怀疑我们的酒会不会是假酒,但是实际我国的食品安全法上对中文贴标早有规定,国外的葡萄酒进口到我国必须按照要求在瓶身背面贴上中文的酒标。

其中酒标内容包含葡萄品种、葡萄的采摘年份、原料、辅料、生产商、酒精度等。中文背标的存在也可以帮助消费者更好地寻找适合自己的酒款,更好地购买到想要的佳酿。

Q:这款酒需要醒酒吗

常人眼中,好像所有的葡萄酒都需要醒酒。但事实并不然,普通的红葡萄酒,如百元左右的以及普通佐餐酒,绝大多数是不需要醒酒的,开瓶即饮。

对于一些酒质较高、需要陈年后才适合饮用,但较新年份的红葡萄酒,由于没有达到试饮期,酒中单宁较青涩,这时需要将酒液倒入醒酒器中,增加其与空气的接触,从而促进酒液中单宁的柔和。

Q:剩下的酒可以都帮我倒完吗?

红葡萄酒陈年过程会因其酒中的色素(花青素)、单宁和酒石酸等主要物质在微量氧气的作用下,相互结合组成更大的分子,当葡萄酒的浮力无法承担更大分子量时,就会产生沉淀。

侍酒服务过程中,部分陈年葡萄酒会存在沉淀,在服务此类红葡萄酒的时候,需要进行滗淅的方法将酒倒入醒酒器,将沉淀物留置在酒瓶中。

Q:这款酒倒在杯子里怎么挂杯这么严重,不会品质不好吧?

通常,只要你在喝葡萄酒时摇摇杯,酒杯内壁就会形成一条细长的液柱,在缓缓向下流动的过程中,像极了人在落泪。因此,人们常称其为酒泪或者挂杯。

葡萄酒的“挂杯”或“酒泪”是一种被称为“吉布斯-马兰哥尼”的效应,由酒精蒸发所引起的液体表面张力造成。在受控环境下,“挂杯”多代表葡萄酒的酒精含量更高,它会受温度与湿度的影响”。

很多人喜欢通过挂杯程度来判断葡萄酒的好坏,我们不能通过挂杯程度判断葡萄酒的品质。其实,只要用合适的酒杯来喝酒,你就会发现几乎所有葡萄酒都会出现挂杯现象。主要的区别是酒泪回流的速度和粗细。

Q:酒为什么要倒这么多?

随着葡萄酒文化的发展,葡萄酒已经成为了我们聚会就餐时的常客。大部分中国人在饮酒时会想着“感情深,一口闷”,希望每次倒少一些,每次“一口闷”把倒的酒都喝完,认为“细水常流”才能将酒局更好地继续下去。

但其实在葡萄酒的世界里,对倒酒量也有标准,市面上一瓶葡萄酒的容量是750ml,一杯葡萄酒倒的酒量大概在125ml-150ml,大概是杯肚最宽的位置。这个标准就是考虑到一些因素,例如:为了使葡萄酒和氧气充分的接触、为了更好地观察颜色、为了方便晃杯。

Q:为什么大部分客人只点红葡萄酒

在很多葡萄酒小白认知里,葡萄酒只仅限于红葡萄酒,并不知道葡萄酒的分类。其实葡萄酒按颜色还可以分为红、白、桃红。按酿造方式、含糖量、是否含有气泡等不同的分类方式也有不同的称呼。

不同的葡萄酒所搭配的食物也截然不同,有一些常见的餐酒搭配原则,例如:红肉配红葡萄酒,白肉配白葡萄酒,生蚝配夏布利产区的霞多丽等这样的搭配。

Q:可以帮我推荐更甜一点的酒吗

从酒单的内容上看,酒单上重要的信息大同小异,包含一些产区、葡萄品种、采摘年份、葡萄酒的名字、含糖量等等。有些客人会让我们推荐更甜一些的酒。但其实我们在酒单上已经从含糖量上把葡萄酒进行的分类,只是客人缺乏对葡萄酒的知识,对“干型、半干型”不够了解。

按含糖量对葡萄酒进行分类,可以将葡萄酒分为以下几类:干型(含糖量低于4g/L)半干型(含糖量在4-12g/L) 半甜型(含糖量在12-45g/L)甜型(含糖量高于45g/L)。

—END—

把酒开了 让你学习到更多的葡萄酒知识!

图片 | 源于网络

文案编辑|钟诗琪 孟超

图文排版|钟诗琪 李娴雅 孟超 张新怡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