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中国白酒出海的“汾酒路径”:从产品输出到文化输出

     2019-06-12 17:10:22     126
     中国白酒该如何借势国际化大潮,实现从“探路者”到“引导者”的身份转变,并将中国白酒的中国文化底蕴一并输出?对此,汾酒集团给出了最佳答案:以汾酒为媒,一举实现中国品质、中国文化、中国品牌的三重“出海”。
    6月10日,正在香港参加“一带一路”国际食品展的汾酒获颁“‘一带一路’最佳中国白酒大奖”,这是继2018年汾酒加快国际化布局、开启全球品质行的“出海年”之后,又一汾酒力推国际化的标志性事件。
    在颁奖晚宴上,汾酒集团党委委员、董事、副总经理杨波表示,“汾酒的国际化与香港有着很深的渊源,1915年,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汾酒成为唯一获得最高奖——“甲等大奖章”的中国白酒,而巴拿马夺魁后,始创于1876年的香港永利威迅速抓住这一国际市场的需求,定制大量汾酒用于出口,业绩斐然。一百多年前,永利威汾酒从香港出发,让国货走向世界,一百年后,汾酒再次来到香港,借力‘一带一路’之东风,踌躇满志,扬帆启航。”
    汾酒的国际化进程所体现的“从产品出海到品质与文化出海”的转变,使汾酒成为了中国白酒行业中一支可资借鉴的出海样本。
 
汾酒出海品质与文化先行
 
    历史上,古老的丝绸之路曾为促进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作出过重大贡献。如今,酒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作为一种世界语言,则成为了跨文化交流当之无愧的使者。中国白酒要“走出去”,在国际化的舞台上展示中国的形象,代表的是中国制造的品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不仅需要有自己完整的中国语汇去展现民族文化底蕴,更需要形成能为世界各国所接受的表达方式。在面对世界的国际化表达中,汾酒选择与中国文化崛起的大势深度结合,将品牌文化充分融入到国家使命、国家战略、国家文化当中,以国际标准提升汾酒品质,以中国文化定位汾酒文化,展现出了同国际话语体系对话的“中国汾酒”独特风格。
    汾酒的“品质”之美,体现在制定并严格执行高于国际标准的内部品质标准。2015年起,汾酒率先执行国际化标准,并建立了高于国际标准的内部执行标准。汾酒以远超国际食品安全标准的纯净酒体,打造出技术维度上最“纯净”的中国白酒,既是汾酒集团自身的社会责任,更体现了对“中国品质”的高度自信。汾酒的“文化”之美,则体现在汾酒的历史文化可以追溯到距今6000多年的仰韶文化时期,拥有6000年酿造史、1500年名酒史、1300年蒸馏酒史和300年品牌史的汾酒,背后折射出的是华夏文明、黄河文明、晋商文化的交融光芒。汾酒不但是中国白酒发展历史见证者,亦是中国白酒行业的“文化之根”“清香之祖”。
    汾酒的“品质”之美与“文化”之美,更为突出的表现在,将“骨子里的中国青花汾酒”这个IP升华为品牌一以贯之的中华文化基因承袭,通过传递汾酒六千年传承生生不息的骨子里的中国精神,体现汾酒融汇传统文化精髓与时代精神的大国匠心。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根植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汾酒的“出海”实践,正是基于对产品背后文化价值的深刻挖掘,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充分融合世界多元文化的趋势,为世界消费者奉献物质与精神双重的高价值体验。
 
亮相世界的汾酒自信
    此次获颁“‘一带一路’最佳中国白酒大奖”,是汾酒力推国际化的标志性事件,突显了汾酒面对世界舞台愈加成熟的开拓策略,更重要的是,这是高度的“汾酒自信”——不怯不莽、苦干实干。对于汾酒集团而言,能够获得此次殊荣,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山西发挥承东启西、连南拓北的区位优势,加快构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汾酒集团作为白酒行业唯一入选国务院国企改革“双百行动”的名酒企业,作为山西国企改革的试点与样板,能够充分发挥“中国品质”与“中国文化”的品牌底蕴,积极探索和开拓国际市场的“汾酒路径”,引领山西国企改革打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接下来,中国白酒出海之路依然任重道远,而汾酒秉持着自己携中国品质与中国文化所形成的高度的“汾酒自信”,以国际化的思维,做大中国白酒传播与交流的格局、做好中国白酒“走出去”的品质之路与文化之路,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现中国白酒人的智慧。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