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密山葡萄酒厂,曾经的辉煌——荒凉中记载着荣光的历史!

作者:本站编辑      2023-03-13 06:53:10     51

回想密山,在酿造工业上曾经创造过辉煌历史,密山葡萄酒厂、密山白酒厂、密山啤酒厂成立密山的支柱产业。

密山酒的酿造历史悠久,酒文化底蕴深厚。1950年密山县政府为发展酿造业,财政投资成立了白酒厂和葡萄酒厂,开始专业生产。1963年年出口苏联葡萄酒200吨,白酒300吨,到20世纪80年代年产葡萄酒5000吨。

20世纪90年代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而密山两大酒厂因管理不善,营销理念落后导致经济滑坡。2000年负债严重,2006年破产解体,密山酒业下马,工人下岗,酿造业技术流失,老字号的酿酒工艺面临失传。

密山酿造葡萄酒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943年,日本开拓团在杨木岗、马家岗、富源等地,利用当地葡萄酿造葡萄酒,产品主要供应日本人享用。解放初期,金银库村农民采集山葡萄,用土法酿造葡萄酒,自产自用。60年代,密山酿造的葡萄酒就向前苏联出口葡萄酒达200吨。

这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公众号

这是一个专业摄影的公众号长按二维码关注兴凯湖映像

这是一段过去的广告词:在莽莽苍苍的完达山下,烟波浩淼的兴凯湖畔,有一座青山环抱的县城——密山。密山,甜蜜的山。每当金秋季节,漫山遍野熟透了的山葡萄、紫梅,万紫千红,美不胜收。以野生山葡萄和各种水果为原料酿成的葡萄酒,更是盛名传南北,香飘万人家。饮一杯密山葡萄酒吧,您会感到完达山的奉献!啊,朋友,当您在喜庆的宴席上祝酒的时候,当您在节日欢乐的气氛中干杯的时候,请别忘了完达山下、兴凯湖畔诚挚的好客的密山人,回味绵长的密山酒。

        密山县葡萄酒厂1953年5月建厂,原名为果酒酿造厂。1959年与白酒厂合并称为密山果酒酿造厂。

        1962年分开,最早分出来代乳粉车间,55名工人开始建设新厂,改名葡萄酒厂,注册商标为“兴凯湖”牌。

     

      1963年开始生产山楂酒、葡萄酒。建厂后几经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到1965年产值达81.8万元,盈利8万元,向苏联出口葡萄酒200吨。

         后来从铁厂分来了一部分工人,1976年扩充了一批大集体工人,1980年再次扩招。

         到1985年,年量达5056吨,产值896.2万元,完成利润70万元,实现税金96.2万元。

1976年生产果酒30余种,年产2000吨。同年又成立罐头车间,生产葡萄、山楂、黄太平、玲当果、桔子、苹果、黄珍珠7种罐头,因原料不足,1977年停产。

1983年果酒产品种类达80余种,年产量增到3500吨,销售25个省市,先后有4 种果酒被评为省、市优质产品。

1985年全厂职工447人。厂区占地面积3.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770平方米,固定资产208.4万元。主要设备有:起重机3台、泵4 台、饮料加工专用设备113台。产品有:山葡萄、味可思、双瑰、雷司令等126种果酒。全年完成产值896.2万元,完成利润76万元。收人907.3万元,上纳税金96万元。被评为县先进单位。

早在80年代,密山县葡萄酒厂的“味可思”、“双瑰”酒,在全国评比中质压群芳,名列榜首。 尤其密山县葡萄酒厂生产“双瑰”葡萄酒是以玫瑰香葡萄原酒和白葡萄原酒为酒基,以天然玫瑰花香料和桂花香料进行调香,研制出的这种加香开胃葡萄酒,此酒综合了玫瑰花的含蓄丰满和桂花的清幽雅淡,与葡萄酒香融合为一体,具有独特的风格。“双瑰”葡萄酒在黑龙江省密山葡萄酒厂投产,当时国内尚少见报导,国外也对这种果酒香气进行了研究。

现在的厂区,荒凉中记载着曾经辉煌的历史!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