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业正面临着消费升级、品质升级的趋势变化,名酒企业与优势产区仍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同时,疫情后白酒行业复苏向好,针对商务需求的高端白酒、针对大众的中低价位区域名酒已经回暖。与此同时,2023年白酒行业将继续呈现分化趋势,文化名酒、产区名酒和品质名酒正在成为消费的主流。
白酒行业消费结构属于存量市场竞争,随着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品牌化、品质化、产区化发展趋势愈加明显,名酒围绕优质产能扩产、吨位PK越来越激烈,酒行业高端局“内卷”正在加剧。在此背景下,作为陕西历史名酒的太白酒,制胜市场的关键在何方?是增量还是存量?是规模还是质量?


以“品质”占领市场,太白酒具备三大优势
从行业来看,太白酒拥有中国优质酒、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等诸多荣誉,是名副其实的陕酒老品牌。那么,回归到品质这一点,太白酒究竟有何底气?食品新观察认为,是老酒储量优势,是产区产能优势,是酿酒生态圈优势。
其一,老酒储量优势。老酒已经是酒类行业新的战略要地和增量市场,然而一瓶老酒要经过许多偶然和必然因素才能存放至今,一瓶十几年或者几十年的老酒能够完全保存下来已极为不易,这导致现在存放在民间的老酒越来越少,稀缺性价值逐日增加。因此在此情景下,太白酒业超万吨十年以上的老酒储量,放眼全国都是极为特殊的存在。
其二,产区产能优势。白酒产区化发展已是行业趋势,宝鸡被授予“中国凤香型酒城•宝鸡”称号,意味着凤香型白酒赢来崭新发展机遇。一方面,陕西省工业与信息化厅发布的《陕西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2021-2030年)》指出,把创建凤香白酒核心产业园、凤香型白酒产业集群作为重点任务,到2030年陕西省白酒产量达到75万千升,完成产值815亿元,完成产业产值1230亿元,跃升中国白酒产业第一方阵。另一方面,太白酒业拥有200年连续生产的老窖池144口,成品酒年产能达8万吨。
其三,酿酒生态圈优势。太白酒不止是时间上的“陈”,更是味蕾上的“陈香秀雅、醇厚丰满、诸味协调、回味悠长”。背靠龙脉秦岭的太白酒业,有着不可复制的渭水与秦岭的优质水源,依托于秦岭这样的天然氧吧,太白酒的品质自然有得天独厚的生产与酿造环境做保障。
与此同时,近几年太白酒业还通过不断地技术攻关与创新,进一步完善了太白酒的酿造工艺体系,这无疑是为太白老酒提供了更为坚实有力的技术支撑。食品新观察认为,气候、湿度等地理优势是为天时,原材料、水质等自然生态是为地利,太白人以智慧和力量酿造太白好酒是为人和,而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体的太白酒,其品质经得起市场的考验。
凤香老酒在太白,品质战略引领太白复兴
“品质之上,唯有老酒”,让陈年白酒重新焕发时代价值,成为美好生活的品质表达,正成为中国酒业协会和名酒企业努力的方向。对于拥有“凤香”+“老酒”双重优势的太白酒业,华策咨询董事长李童认为,“太白酒的复兴,外部与内部条件已经成熟。”
面对“凤香+老酒”双风口,太白酒业直面出击。一方面,秉承着专业、诚恳、端正的态度,直接将酿酒人、鉴酒人、爱酒人聚集在一起,持续举办品鉴会,进行多维度的推广品牌。另一方面,太白酒业正在将老酒战略转化为产品口碑和市场效益:产品端凭借老酒底气不断完善产品矩阵,市场端为深度落实厂商共建开启“12345工程”,品牌端通过“三大场景+两大核心”策略力促“百商工程”。
与此同时,太白酒业还开展了太白洞藏老酒封坛节、太白诗酒文化艺术节、太白酒战略新品上市会……毫不夸张地说,持续输出的品牌动作成为了太白酒传递和演绎老酒品质、老酒优势的重要资源,太白老酒由此焕发了新光芒。
而在食品新观察看来,以高品质老酒打入市场,打造以“凤香品类”为核心的老酒新标杆,是太白酒业的“老酒战略”,同样也是引领太白酒扛旗“陕酒振兴”“凤香崛起”光荣使命,实现太白复兴的“品质战略”。正如金东集团副总裁、陕西太白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锦鸿所言,“凤香型白酒,正在迎来全国性的发展机会”,而太白酒“将成为最具潜力的凤香白酒品牌”。
华泰证券指出,2023年白酒有望迎来基本面改善和周期向上。面对新一轮的市场冲锋号,太白酒业如何强势发力,继续发挥“凤香老酒在太白”的品质优势,“龙脉秦岭、洞藏老酒”的品质工艺,让这杯历久弥香的太白老酒被更多人熟知,十分值得期待。
据悉,太白酒作为陕西凤香代表之一,正积极备战108届糖酒会。可以说,太白酒这一金字招牌以及“一滴太白酒,十里草木香”的美名,在向行业传递品质回归价值、发出品牌强音的同时,也将会成为本届春糖焦点之一。我们相信,太白酒能够在第108届全国糖酒会期间绽放品牌魅力,打响“老酒+凤香”名酒知名度,为行业以及众多经销商、消费者带来品质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