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快评】通过两会,看酒业传承、创新什么?

作者:本站编辑      2023-03-10 20:40:21     49

工艺、历史和文化构成了中国白酒的底色,传承创新亦是永不褪色的主题。可以说,酒业历程便是传承创新的过程。

文 | 晏清

恰逢两会,酒业代表纷纷献言献策,内容涉及产区建设、科技创新、智能酿造、工艺传承及文化传播等方面,助推中国酒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立足整体,工艺、历史和文化构成了中国白酒的底色,传承创新亦是永不褪色的主题。可以说,酒业历程便是传承创新的过程。作为消费者、从业者,我们享受着成果,也见证着历史。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白酒行业中,传统酿造工艺和悠久传承往往是不可复制的底蕴,也是众多品牌的品质根基,无论在行业序列,还是在消费市场,都是不断强调的初心与匠心,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

在具体传承上,除了历史留下的窖池、工艺等客观事实,往往还有丰富的表达形式来强化这一概念,例如洋河、习酒等一众企业均会举行“师带徒”拜师仪式。

这源于中国白酒酿造核心技艺往往源于师带徒式口传心授、持之以恒,中国白酒正是如此薪火相传、代代延续,才经历了数百年、数千年依然光彩熠熠,拜师仪式既是尊师重道的情谊表达,更是对工匠精神的致敬和立言。

传承之上,工艺及产业创新,则更具有时代特征。基于现代化科技发展,茅台、五粮液、汾酒、泸州老窖等白酒龙头企业酒企在酿造、质量管控、产业链等各方面展开关键技术攻关和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近日,关于“贵州茅台创新驱动发展”报道显示,十年来,茅台不断加大科学技术创新投入,围绕全产业链各领域累计投入研发经费超60亿元,开展各类科研创新项目260多项,并逐步实施了5000多项小改小革项目,逐步构建形成了基础研究体系、酿造工艺技术体系、酒体设计体系、品质评价体系和全产业链食品安全管控体系等五大酿造关键核心技术研究体系,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用科学传承美、科技创新美。

3月8日,五粮液发布公告,拟投资4.85亿元建设五粮液技术研究中心项目,主要包括实验室及主要配套基础设施等。同时,为匹配公司酿酒产能需求,拟调整制曲车间扩能项目建设内容,项目总投资金额由27.5亿元调整为23.58亿元。

此外,如国台以“秉承传统不泥古、科学创新不离宗”为原则,十余年来坚持智能酿造的创新实践,展开新型工业化探索,已经走在行业前列,引领酱香白酒产业创新。据悉,国台正在迈进的智能酿造4.0时代,所有酿酒智能设备硬件可以通过网络、数据、模型去控制和反馈,一切酿酒生产过程都需在“数据+算法+工艺”的控制下完成。

“把创新摆在第一位,是因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创新驱动发展,强化中国白酒产业力量,提升产业链协同创新能力,是决胜行业竞争的有力途径,同时,百花齐放的创新势能,又能够极大推动中国酒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文化自强,文化自信

中国酒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反映了中国人的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与时代同行,在传承中弘扬,是中华文明接续绵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通过深入挖掘中国白酒文化,讲好中国白酒故事,是传播弘扬中国酒文化的过程,同时,在新时代背景下,将逐渐实现与时代精神的融合创新,在不断反哺交流中得以丰富、成长,从而使中国酒文化继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两会期间多位代表提出支持中国白酒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白酒作为独具民族特色、独具地域优势、独具文化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提高中国白酒文化的国际地位与认可度的主动创新实践。

全国人大代表、古井集团董事长粱金辉认为,弘扬酒文化遗产对于中国酒行业来说依然是一项迫切任务,而如何保护酒业文化知识产权更是一项亟待提升的课题,打造世界级中国酒文化IP、建设“世界酒文化中心”、使中国酒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得到提升,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

酒鬼酒和文化类节目《万里走单骑》同行三季,致敬世遗文化,并用自己的行动守护世遗、传播世遗,实现了酒鬼酒品牌与世遗文化的共融共创、双向赋能。

郎酒青花郎冠名《经典咏流传》,以独特的“吟唱”方式挖掘经典,演绎经典,致敬经典,传承经典,建立起英雄与个体、个人与时代的联结,彰显大国民族自强与文化自信。

泸州老窖则牵手《非遗里的中国》,透过非遗的传承创新,用沉浸式体验和真实互动,展现新时代的中国面貌,致敬非遗创新的历史基因、活态传承,探寻非遗的传承创新之美。

通过多元化的承载和表达方式,让更多群体了解中国白酒、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进一步丰富文化内涵,打破文化壁垒,是实现白酒年轻化、国际化的有效举措,在更大范围内,树立起中国白酒标志,提升中国白酒文化影响力。

传承创新,看起来很难,但总有一些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