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下午,2022酒业创新与投资大会——“绿色主产区 酱酒新高地”习水酒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海南国际会议展览中心5号馆一楼发布。八方宾朋齐聚一堂,共商习水酱香酒产区绿色发展之道,着力提升习水酱香酒产业首位度。
据了解,论坛在中国酒类流通协会指导下,由中共习水县委、习水县人民政府主办,云酒智海承办。此次论坛,是认真贯彻落实贵州省委、省政府“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要求,以2022年中国酒业创新与投资大会为契机,展示习水产区“绿色”内涵,凸显产区“绿色”价值,助推产区以打造“四区一高地”为导向,实现创新发展。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王新国,中国轻工企业投资发展协会理事长李国都,中国酒类流通协会秘书长秦书尧,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白逢彦,江南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岩,习酒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汪地强,贵州安酒集团副总裁、销售中心总经理谭小林,贵州奋进智能机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击水,春光里产业资本集团创始人、丰厚资本创始合伙人杨守斌,北京京糖酒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北京华都酿酒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党总支书记、总经理,贵州承天门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级白酒评委朱华,贵州中赤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左进良等嘉宾参与论坛,并分别做致辞和主题演讲。
习水县委、经开区党工委书记苟明利作为本次论坛主办方代表开场致辞。
苟明利在致辞时表示,习水是“绿色主产区,酱酒新高地”。近年来,以白酒为首位度产业,习水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显著。2022年,习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60.16亿元,白酒产能达17万千升,白酒产量达15万千升,白酒销售收入达306.9亿元,带动相关从业人员10万余人;GDP增速连续21个季度排贵州省、遵义市前列;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0214元、15112元。酱酒未来竞争重心是绿色发展方式的创新和践行。苟明利表示,习水以本次推介、论坛和主题展为契机,目的是进一步推动习水产区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未来习水产区必将发展为千亿产区,习水“优质酱酒核心产区”的品牌力和影响力必将与日俱增。
王新国在致辞中表示,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白酒产业与生态环境共生共长,理应作为先行者、示范者、领军者,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国发〔2022〕2号文件明确赋予贵州“四区一高地”的战略定位,其中就有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贵州自身也提出,要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四区一高地”和“绿色经济体系”,充分契合习水产区的特点与趋势,指向了习水产区高质量发展的比较优势所在。在致辞的最后,王新国还号召酒企共创美好的社会发展环境,让人民享受酒业绿色发展的结晶。
李国都在致辞中表示,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在过去的“十三五”时期,轻工业培育了300多家绿色工厂和1000多个绿色产品,“十四五”时期轻工行业绿色工厂总量将达到1000家。习水产区内名优酒企习酒入选了“绿色工厂”、“ 绿色制造”名单,安酒荣获了 “生态酿酒企业”称号等荣誉。绿色低碳是中国轻工业投资发展协会的重点工作之一,中国轻工业投资发展协会愿与习水共同携手,引入更多地投资资源,打造酱酒产区千亿级新高地。
徐岩在致辞中表示,未来白酒工艺的革命会在微生物学研究的基础上发生质的突破。近期一项国际发表的研究表明:白酒的酿造高度依赖于自然环境的生态体系和酿酒微生态体系,二者相互影响。白酒的生态化在于践行生态酿酒,用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手段和方法,从自然中学习和提升,用绿色酿造实现酒的品质回归。习水提出“绿色主产区”是看到了中国白酒“天人合一”的本质。
白逢彦的发言从微生物研究角度出发,突出了习水产区的两个“绿色”——习水的生态底色是绿色自然的,习水的白酒发展是绿色科学的。传统白酒发酵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多类群微生物的生长代谢过程,即“多微共酵”,发酵微生物的主要来源则是大曲,大曲的类型和品质决定了白酒的类型和品质。研究证明不同类型、不同质量大曲中的微生物群落构成差异显著,并显著影响白酒的产量和质量。目前,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贵州习酒达成战略合作,加大对微生物种类及功能的研究,加强在数字化、智能化、机械自动化等方面的创新升级,实现技术突破。
汪地强的演讲主题是“以生态之力助推酱酒行业高质量发展”。习水践行生态责任,守护绿水青山,从全面治“气”、强化治“水、着力治“固”、及时复“绿”多角度生态工程,全面开展污染防治;习水积极担当,促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大力支持赤水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建设。汪地强在演讲尾声号召,习酒集团与行业企业应携手共进,坚持生态保护与治理并重,助力习水产区生态文明建设,助推酱酒行业高质量发展。
谭小林就“选择绿色 就是选择未来”主题发表演讲。谭小林表示,贵州安酒致力在产区高质量发展中贡献“酒谷”的力量。自2010年贵州安酒“赤水酒谷”开启以来,实现了三次跨越。未来将实现年产3万吨大曲酱香制酒,6万吨优质高温制曲和18万吨陶坛储酒,综合体量已迈入高端酱酒的头部行列。贵州安酒在十年前,就已经开始工业化绿色转型。安酒在建造赤水酒谷首期投入超过一亿元,采用了先进专利技术,建设花园式污水处理厂,首届贵州省“生态酿酒企业”评选结果公示,贵州安酒凭借过硬生态环保管理突出重围,获得首届贵州省“生态酿酒企业”。在双碳战略目标的引领下,在习水县委、县政府帮助下, 行业正在走向竞合、有序、稳健的绿色发展轨道。
徐击水就“智能酿造与绿色创新”主题发表演讲。武汉奋进智能机器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6月,专注于智能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推出上甑机器人、摘酒机器人、出窖/入窖机器人等系列工匠机器人产品。作为企业代表,徐击水表示习水招商工作周到细致,贴身服务,第一时间协助解决困难。奋进智能已在贵州成立了全资子公司,落地习智科技园厂房1楼,建筑面积约为1万平方米。奋进智能公司将扎根习水,全力以赴,用最好的酿造设备、最周到的定制化服务、最及时的需求响应,通过提产稳质增效、协助酒企数字化升级、打造现代化酿造车间等方式,助力习水酒企实现产能突破、实现“千亿”目标。
习水产区绿色创新论坛,聚焦习水产区,聚焦绿色发展。
在秦书尧的主持下,白逢彦、杨守彬、朱华、左进良四位分别从科学、投资、酒企角度,就如何理解和实践绿色发展战略这一论题进行对话。
在对话中,白逢彦从微生物学角度解释了良好生态环境对酒质的重要作用:白酒是生态性产业,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在这个行业高度统一,互为表里。对这个观点,白逢彦认为:自然环境的生态体系和酿酒微生态体系共同作用,并相互影响,因此没有任何两个产区、两个酒厂生产出的酒体风味完全一样。建设好生态,就是保护产区的独特性。
杨守彬作为投资人,他认为行业的发展是在不断升级迭代中波浪式前进。酱香热离不开酱香产区、酒企的多年耕耘。未来新的酱酒热潮可能来自消费者爆发的新需求,投资需要超前认知,用新元素、新力量、新模式,用资本的力量、人才的力量、创新的力量、生态的力量来探索酒业的发展。
朱华谈到承天门酒业落户习水就是要打造万吨产能规模。习水县委县政府的政策很好的保护了有规模有想法的企业,核心企业也能更好地助力习水产区高质量发展,这是一种长期主义。承天门酒业也会坚持长期建设,打造最具文化价值的酱酒品牌。
左进良表示,贵州中赤有着跨界做酒的背景,因此,跨入酱酒行业前我们做了长期考察和充分准备,最终落地习水是因为这里具备产区优势,酱酒新高地已经形成,产业要素在这里集聚,产区可以赋能企业。另一方面,生态绿是习水白酒产业的底色,赤水河是“美酒河”也是“生态河”,作为产区企业要维护好生态、宣传好生态,践行绿色主产区理念。
(来源:习闻乐见)
终审:袁 洋
复审:杨 颖
初审:陈 领
主办:贵州习水经济开发区党建办
投稿邮箱:gzxsjkq100@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