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研究了汤臣倍健,和大家分享一些心得。本篇先谈谈行业逻辑。保健食品行业,或者更具体地说是膳食营养补充剂(VDS)行业具备如下特征:
1.具有一定成长性。受益于人口老龄化,以及人们健康意识增强使得消费群体向其他年龄段扩展,行业在未来大概率能够保持中位数的成长。
2.行业平均客单价高,毛利水平高。由于保健食品的特殊属性,使得行业的客单价和毛利率水平都比较高。客单价、毛利水平高和消费者心理有很大关系,因为消费者通常会认为“贵的才是好的”,贵的比便宜的效果好。另外,行业能够维持较高毛利,还和行业仍然处于成长阶段有关系,在成长期,价格竞争不是主要竞争方式。2014-2020年我国营养保健食品行业上市公司历年平均毛利率在50%左右,而在公开可比的公司中,汤臣倍健最高,达到65%左右。
3.产品的需求硬朗度不高。保健食品见效慢,或者效果好坏不好衡量,很多时候既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这就使得消费者乐于尝试,但复购率不高。此外,由于产品属于可选消费,有赖于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提升,虽然周期性弱,但经济下行影响消费者支出能力和意愿时,也会对行业产生一定影响。
4.受政府严格监管,政策变化对行业影响非常大。保健食品行业是从生产到销售都受到政府强制监管的行业。政府对行业进行严格监管有两方面因素:一是保健食品具备类药品属性,本应受到严格监管;二是我国保健食品行业不成熟,存在虚假宣传、假冒伪劣、消费欺诈等“市场乱象”。每一次政府监管政策的重大调整,都对行业供给端、需求端产生了深远影响。
5.门槛低,竞争激烈,格局分散。虽然行业因为政府监管具备一定的准入门槛,但保健食品的注册、备案并不困难,加之行业平均毛利水平高,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厂商进入这个行业,使得市场竞争非常激烈,龙头集中度不高,而且集中度还处于下降趋势,行业CR5从2012年的35%左右下降到了2021年的30%左右。
6.产品同质化严重。政府监管政策对保健食品的原材料、产品命名、功能声称等都制定了详细规定,在目录范围内的产品注册备案相对比较容易,而超出目录范围的创新产品注册则十分困难,可以说是戴着脚镣跳舞,说得直白些,很多产品卖的就是原材料。开发目录外产品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鲜有企业把产品重心放在创新产品上。此外,行业准入门槛低也是造成产品同质化的重要原因。
7.竞争优势的建立和维持,重点在于品牌力和渠道力的打造。由于产品同质化严重,行业内厂商并不能通过产品力来建立壁垒,于是竞争的重心就放在了品牌打造和渠道运营上,销售的难度比较大,需要投入大量费用进行品牌宣传和消费者教育。在财务数据上,企业利润表便呈现出高毛利、高销售费用率的状态。
8.渠道结构变动剧烈。行业销售渠道从线下药店、直销为主转向了以线上、直销和线下药店为主,线下药店渠道占比萎缩十分明显,从2007年的48.7%下降到2021年的20.1%,而2021年线上占比已经达到41.8%。线上渠道的崛起有两个背景:一是保健食品消费向年轻群体扩展;二是保健食品单价高、保质期长、运输和保管成本低,适合在线上运营。然而,在消费者视角里,线下渠道是一维空间、而线上渠道则是多维空间,独占性、排他性弱,因此线上运营难度更大,效率更低,特别是在流量去中心化的趋势下,厂商在线上渠道较难构建壁垒。
9.长期看研发带来的产品力才是关键。在目前的行业环境下,企业竞争的重点是品牌力和渠道力,但这是短期维度,从长期看,只有持续不断的创新,研发出好的产品,才能构建真正壁垒。慢病管理和疾病预防是消费者的两大痛点,也是保健食品行业研发的两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