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电力系统将围绕四大方向变革
1.提升调节能力,提高电力系统可靠性
未来抽水蓄能电站、天然气发电、储能、电网互济将发挥更大的调节作用。尤其在储能方面,作为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的关键手段,可被视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新增环节,作用于整个电力系统。电源侧方面,可用于电力调峰、系统调配,也可以在风光项目中利用储能的充电放电来调节风光自身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平滑新能源发电出力,提高电能质量,也可减少弃风弃光现象。负荷侧方面,储能可以当作备用电源保障用户的电力供给,也可以利用峰谷价差进行套利,降低用电成本。电网侧,当线路阻塞电能无法输送时,储能可以储备电量,缓解电网阻塞问题,也可以缓解新建输配电设施,降低成本。
2.增加电力系统中的保护设备
我国电力系统可以划分为三道防线,分别为预防调整和继电保护、切机切符合、紧急控制电压。随着新能源的占比提升,较传统电网相比将面临更高的复杂性,但是防控系统仍可以借鉴传统的防线划分。新能源并网的复杂性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第一道防线,传统电网的电源随负荷侧调整,可控性高,第一道防线主要应对一些突发事故或者是负荷侧的剧烈变化。而新能源高占比带来了电源侧的波动性,增加了预防控制的难度,也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频率,因此预防控制以及调度调整、继电保护相关的电力设备需求会随着新能源占比的提升而增加。
3.电力系统智能化
新型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改革可以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提高供电可靠性,促进新能源利用,主要通过“源网荷储”各个环节有机整合,形成一体协同的智能电力系统。目前,南方电网的“十四五”规划已将智能输电、配电、用电建设列为工作重点总投资预计超过 260 亿。从规划蓝图中可以看出,数字化改革涉及电源接入、电力输送、能源消费等,数字化平台是建设的核心。电网公司通过构建数字化平台来实现电网全环节和生产全过程的数字化,提高安全稳定运行能力,提高对复杂电网的驾驭能力,从而让电网适应新能源并网带来的变化,提高电网的运营调节能力。
4.电力市场化改革
欧洲已建成统一互联电网,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市场机制,新能源在各国之间能够基本上实现自由流通。随着市场化交易电量不断提升,峰谷价差进一步拉大,将会激励需求侧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储能市场发展,促进新能源的消纳,变相增加供给能力。
#新能源 #新型电力系统 #电厂
和君咨询新能源事业一部咨询师 张楒钰
1.提升调节能力,提高电力系统可靠性
未来抽水蓄能电站、天然气发电、储能、电网互济将发挥更大的调节作用。尤其在储能方面,作为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的关键手段,可被视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新增环节,作用于整个电力系统。电源侧方面,可用于电力调峰、系统调配,也可以在风光项目中利用储能的充电放电来调节风光自身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平滑新能源发电出力,提高电能质量,也可减少弃风弃光现象。负荷侧方面,储能可以当作备用电源保障用户的电力供给,也可以利用峰谷价差进行套利,降低用电成本。电网侧,当线路阻塞电能无法输送时,储能可以储备电量,缓解电网阻塞问题,也可以缓解新建输配电设施,降低成本。
2.增加电力系统中的保护设备
我国电力系统可以划分为三道防线,分别为预防调整和继电保护、切机切符合、紧急控制电压。随着新能源的占比提升,较传统电网相比将面临更高的复杂性,但是防控系统仍可以借鉴传统的防线划分。新能源并网的复杂性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第一道防线,传统电网的电源随负荷侧调整,可控性高,第一道防线主要应对一些突发事故或者是负荷侧的剧烈变化。而新能源高占比带来了电源侧的波动性,增加了预防控制的难度,也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频率,因此预防控制以及调度调整、继电保护相关的电力设备需求会随着新能源占比的提升而增加。
3.电力系统智能化
新型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改革可以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提高供电可靠性,促进新能源利用,主要通过“源网荷储”各个环节有机整合,形成一体协同的智能电力系统。目前,南方电网的“十四五”规划已将智能输电、配电、用电建设列为工作重点总投资预计超过 260 亿。从规划蓝图中可以看出,数字化改革涉及电源接入、电力输送、能源消费等,数字化平台是建设的核心。电网公司通过构建数字化平台来实现电网全环节和生产全过程的数字化,提高安全稳定运行能力,提高对复杂电网的驾驭能力,从而让电网适应新能源并网带来的变化,提高电网的运营调节能力。
4.电力市场化改革
欧洲已建成统一互联电网,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市场机制,新能源在各国之间能够基本上实现自由流通。随着市场化交易电量不断提升,峰谷价差进一步拉大,将会激励需求侧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储能市场发展,促进新能源的消纳,变相增加供给能力。
#新能源 #新型电力系统 #电厂
和君咨询新能源事业一部咨询师 张楒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