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河南经济报理论版学术投稿发稿

作者:本站编辑      2025-11-25 21:27:08     1
河南经济报理论版学术投稿发稿

河南经济报理论版学术投稿发稿

作为农业大省与工业重镇,河南省立足产业实际,以 “数字赋能、融合增效” 为核心,推动数字技术与农业、制造业、服务业深度融合,走出一条具有河南特色的数字经济发展之路。
数字技术为农业现代化注入新动能。在南阳邓州市,“智慧农业示范区” 运用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实现精准种植:通过土壤墒情传感器实时监测水分、养分,无人机按需喷洒农药、施肥,大数据平台预测产量与市场需求。2024 年,示范区小麦亩产达 680 公斤,较传统种植提升 15%,农药使用量减少 20%。同时,河南加快 “数字乡村” 建设,在周口、商丘等地推广 “电商助农” 模式,通过直播带货、产地直连等方式,让尉氏西瓜、灵宝苹果等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2024 年河南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突破 1200 亿元,同比增长 28%。
智能制造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在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宇通客车建设 “智能工厂”:车间内 500 余台工业机器人协同作业,MES 系统实时调度生产流程,产品不良率从 3% 降至 0.8%,生产效率提升 40%。不仅如此,河南还打造 “数字产业园区”,在洛阳建设 “中原人工智能产业园”,吸引 200 余家数字企业入驻,为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提供数字化改造方案。2024 年,河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 72%,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 68%,均较 2022 年提升 10 个百分点以上。
数字服务激活消费与民生潜力。在郑州,“城市大脑” 系统整合交通、医疗、政务等数据,实现 “一网通办”:市民通过 “郑好办” APP 可办理社保、公积金等 200 余项业务,办理时间从平均 3 天缩短至 4 小时;交通领域通过实时路况分析,优化信号灯配时,主干道通行效率提升 25%。同时,河南推动 “数字文旅” 发展,在洛阳龙门石窟、开封清明上河园等景区推出 “AR 导览”“数字沉浸体验”,2024 年河南文旅线上预订量同比增长 55%,数字技术让传统文化 “活” 起来。
从田间地头的 “智慧农业” 到车间里的 “智能制造”,从指尖上的 “数字政务” 到景区里的 “沉浸体验”,河南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不断深化,不仅推动了产业升级,更让群众共享数字发展红利,为中原经济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