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冷冻水果生产总量一直在增长,出口总量在逐年走衰,国内需求量一直在增加,有数据表明,2021年开始国内冷冻水果需求量已经超过总的出口数量。这足以说明国内需求的转变和发展。
内需在扩大
对于冷冻水果来说,国内需求,主要是四个方向果干,果脯,果酱和果浆(酒,果粉,保健品等等数量可以忽略不计)。
果干,果脯需求量这几年来变化不大,虽然此起彼伏但是总需求量并没与过大的变化。
变化最大的或许就是果浆果酱了,茶饮和果汁这两年变化最大的,在市场总规模上的增量,依然迸发出不容小觑的发展潜力。
果饮
果饮行业这几年发展速度很快,从最初的浓缩汁加香精等配料,到新鲜水果浓缩汁香精,到现在为了更好迎合消费者开始逐渐增加了水果,果酱和果浆,逐步往口感新鲜,健康饮品的方向发展。
据统计新式茶饮水果市场将达到150亿的规模。鲜果会用一少部分,另外用冷冻水果做原料的比例在快速增多。果饮行业竞争激烈,从产品分为三个梯队,从供应链上来说延伸了很多行业,就当下的形势来看,茶饮行业的连锁化还将持续纵深。在使用冷冻水果总量上是逐年增长的。
冷冻水果以其保质期长,容易保存,能保持水果的原汁原味深受果饮行业喜爱。可以利用其特点随时改变自己的配方,并且一年四季都能使用。
据预测,在未来新式茶饮行业规模可达上千亿市值,依托这一点,已经造就或者正在发展中的供应链产业上市,比如茶叶行业,水果深加工行业,糖类企业和添加物的行业,这个就不深说了。
单从水果深加工行业来说,这五年来总需求量已经翻了几番了,未来还会有几年增长期,比如果浆和果粒等等。
不过果茶行业发展并不是完全稳定,为了迎合消费群体,必须经常有新品出现,有的大品牌为了增加竞争力,甚至一周出一个新品。不畅销的产品就会被放弃,这会对一部分水果不太友好了。
有个规律就是全年有的常规产品改变的并不是很大,毕竟一年四季都会有,并且是适应大众口味的,例如芒果,草莓,百香果等等,
那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快速增长的产品,往往在一阵风之后就会被无情抛弃,就比如去前几年的油柑等等, 还有一些是经过几年的发展,渐渐的被大众冷落,比如1-2年之后的葡萄,橘子,黄桃等饮品,即使大家深爱的杨枝甘露也不能保证在未来几年被替换的厄运,没有新的口味加持,时间长了,就有可能被大众淡忘。大众的可选择性太多了。
单纯对于冷冻水果来说,如果果茶行业一个头部品牌推销起一个产品,成功的话,其余很多品牌肯定会跟进,那需求量就是非常大了。
比如2022年的桑葚,在开始产季的时候桑葚价格4000-5000元/吨,那时候桑葚在茶饮行业还没有火,不过在去年五月份我就看到有人在大批量囤货,当时很多人还不理解其大范围用途,不过到了现在14000元/吨,还不一定能买到货。很多人才理解其正在的原因,这或许都是提前规划好的,这样才能更多的赚取利润,这和出口完全不是一种规律。
一个产品火,价格差异大,其中规律是首先这个产品体量并不是非常大,第二相比几年的平均价格低,并且低了一段时间了,大家并不是太关注,第三通过研发的操作已经在市场上实验一段时间了,一般具备这几点才有可能发展起来。
不过也不全对,就比如前几年的石榴汁,2020年2021年很多家都做了石榴汁,但当时没有推行开,哪一年做的石榴汁基本都赔钱了,去年都在处理,最后低价的石榴汁被研发出新的口味,再加上大家想处理的心态,让茶饮行业赚了一波。
没有单纯感情,只有永恒不变的利益,如果能让企业得到利润,才会大力的推广,这就是市场规律,刚开始就价格高涨的冷冻水果一般都会被作为爆品,这就是现状。
不光是冷冻水果,冷冻蔬菜或许也会被使用,胡萝卜,紫苏,菠菜等等这些普通人想想可能和茶饮不沾边的产品,现在也正在被用于茶饮行业。
2023年,注定还是发展的一年,茶饮行业各个头部品牌在PK和扩张,甚至还在蓄力发展国外市场,其供应链企业很多在紧锣密鼓的增加产能为上市准备,冷冻水果作为其初端的行业,也一定是会带动,具体带动哪些产品,或者开发那些新的产品,只能看那些头部的奶茶行业了。。。
本文章只用于交流只用,不代表任何投资意见,图片来自网络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任何文章观点,皆为交流探讨之用,如用户根据本公众号任何观点进行投资,责任自负。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众号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