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口加工的模式
出口加工有四种模式:进料加工、来料加工、装配业务、协作生产。
进料加工是一种以进养出的模式,使用外汇购入国外的原材料、辅料,利用本国的技术、设备和劳力,加工成成品后,销往国外市场。从经营企业的视角出发,则是先以买主的身份与国外签订购买原材料的合同,之后又以卖主的身份签订成品的出口合同,在这一过程中经营企业在不同阶段担任了不同的角色,本质上是以所有权转移为特征的货物买卖,这一过程中的利润在于制造和销售。
来料加工是指加工一方由国外另一方提供原料、辅料和包装材料,按照双方商定的质量、规格、款式加工为成品,对于经营企业而言,其本质上的收益是加工费。
装配业务指由一方提供装配所需设备、技术和有关元件、零件,由另一方装配为成品后交货。其与来料加工的模式比较相像,二者都是包括两个贸易进程:进口原料+产品出口。不过需要强调的是这两个进程属于同一笔贸易,原材料的提供者和产品的接受者是同一家企业,交易双方不存在买卖关系,而是委托加工关系,加工企业赚取劳务费,这类贸易属于劳务贸易的范畴。
协作生产是指一方提供部分配件或主要部件,由另一方利用本国生产的其他配件组装成一件产品出口。
对于来料加工企业和进料加工企业来讲,在进口货物时如果向海关申报货物进口用途为来料加工或进料加工,是可以免除关税和增值税;但如果申报用途涉及境内销售,必须先缴纳关税增值税,实际出口以后,再去申请退税,整体流程较为复杂。
但是EPE没有这样的麻烦,EPE进口的货物都是可以免除关税增值税,向海关申报的用于当地市场销售的货物,需要接收方支付进口关税,对于EPE企业而言,是不存在缴纳关税的情况。虽然如此,但是EPE的海关监管非常严格,这部分的手续十分繁杂。但整体来看EPE企业是优于进料加工企业和来料加工企业的,这也是现在为什么这些企业要申请成为EPE企业。
出口加工有四种模式:进料加工、来料加工、装配业务、协作生产。
进料加工是一种以进养出的模式,使用外汇购入国外的原材料、辅料,利用本国的技术、设备和劳力,加工成成品后,销往国外市场。从经营企业的视角出发,则是先以买主的身份与国外签订购买原材料的合同,之后又以卖主的身份签订成品的出口合同,在这一过程中经营企业在不同阶段担任了不同的角色,本质上是以所有权转移为特征的货物买卖,这一过程中的利润在于制造和销售。
来料加工是指加工一方由国外另一方提供原料、辅料和包装材料,按照双方商定的质量、规格、款式加工为成品,对于经营企业而言,其本质上的收益是加工费。
装配业务指由一方提供装配所需设备、技术和有关元件、零件,由另一方装配为成品后交货。其与来料加工的模式比较相像,二者都是包括两个贸易进程:进口原料+产品出口。不过需要强调的是这两个进程属于同一笔贸易,原材料的提供者和产品的接受者是同一家企业,交易双方不存在买卖关系,而是委托加工关系,加工企业赚取劳务费,这类贸易属于劳务贸易的范畴。
协作生产是指一方提供部分配件或主要部件,由另一方利用本国生产的其他配件组装成一件产品出口。
对于来料加工企业和进料加工企业来讲,在进口货物时如果向海关申报货物进口用途为来料加工或进料加工,是可以免除关税和增值税;但如果申报用途涉及境内销售,必须先缴纳关税增值税,实际出口以后,再去申请退税,整体流程较为复杂。
但是EPE没有这样的麻烦,EPE进口的货物都是可以免除关税增值税,向海关申报的用于当地市场销售的货物,需要接收方支付进口关税,对于EPE企业而言,是不存在缴纳关税的情况。虽然如此,但是EPE的海关监管非常严格,这部分的手续十分繁杂。但整体来看EPE企业是优于进料加工企业和来料加工企业的,这也是现在为什么这些企业要申请成为EPE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