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上和还在红圈所做授薪Par的朋友吃饭,席间他调侃道:非诉律师,常常觉得自己不是真正的律师。我听完其实还蛮有感触的。遥想11年前,刚做非诉律师时,在我干了半年后,我就觉得当时做的工作在我16岁上高中时就可以完成,哪需要用到太多法律知识,这是我以前的看法,现在,我反而有不一样的感受,非诉律师,千万不要把自己只当律师。
一路走来,我在非诉行业做过IPO、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借壳上市、PE、VC、跨境并购、银行金融甚至合规,涉猎范围其实非常广,每次跳槽基本都是全新的开始。在上面不同的角色中,作为非诉律师,承担的责任和工作内容也不尽相同。作为证券律师时,打交道的是会计师、券商和董秘、证代、境内外律师,作为投融资并购律师时,打交道的是投资人、会计师和创始人,作为银行金融律师时,打交道的是银行、融资方和境外律师,作为合规律师时,打交道的就主要是公司业务、产品、技术和法务人员。所以不同的非诉律师,其实角色很不一样。
很多非诉律师只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田,做好分内之事,就觉得万事大吉,可我十多年下来,觉得非诉律师只有在不仅仅是律师时,别人才真正会尊重你的角色。这句话怎么理解,通俗来说就是能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真正了事,而不是仅从法律条条框框中循规蹈矩的行事,法律是一门实践学科,律师更是灵活多变的行业,有些时候解决问题还需要跳出法律的思维,而站在企业家、券商、投资人的角度看待整个问题。此外,很多非诉律师不敢承担一点风险,总想着在交易中做到十全十美,可事实是哪有完美的deal、哪有完美的合同,正所谓风险越大、收益越大,该搏的时候就得搏,兴许就能单车变摩托。
要做到这点可不容易,除了熟练掌握法律专业知识外,财务、行业、商业知识一样不可少,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每次谈判或者参与项目中,尽量让自己多从不同角色去思考问题,从而让自己的内核更丰富。
读书不应限制我们的发展,这几年做了好几个湖南老乡实控人30多岁、连高中都没读完,然后把公司做到港股、美股上市,这类人的个人魅力非常强,也是作为非诉律师值得学习的榜样。
#创始人 #律师 #投资人 #非诉律师 #法务 #投资人
一路走来,我在非诉行业做过IPO、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借壳上市、PE、VC、跨境并购、银行金融甚至合规,涉猎范围其实非常广,每次跳槽基本都是全新的开始。在上面不同的角色中,作为非诉律师,承担的责任和工作内容也不尽相同。作为证券律师时,打交道的是会计师、券商和董秘、证代、境内外律师,作为投融资并购律师时,打交道的是投资人、会计师和创始人,作为银行金融律师时,打交道的是银行、融资方和境外律师,作为合规律师时,打交道的就主要是公司业务、产品、技术和法务人员。所以不同的非诉律师,其实角色很不一样。
很多非诉律师只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田,做好分内之事,就觉得万事大吉,可我十多年下来,觉得非诉律师只有在不仅仅是律师时,别人才真正会尊重你的角色。这句话怎么理解,通俗来说就是能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真正了事,而不是仅从法律条条框框中循规蹈矩的行事,法律是一门实践学科,律师更是灵活多变的行业,有些时候解决问题还需要跳出法律的思维,而站在企业家、券商、投资人的角度看待整个问题。此外,很多非诉律师不敢承担一点风险,总想着在交易中做到十全十美,可事实是哪有完美的deal、哪有完美的合同,正所谓风险越大、收益越大,该搏的时候就得搏,兴许就能单车变摩托。
要做到这点可不容易,除了熟练掌握法律专业知识外,财务、行业、商业知识一样不可少,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每次谈判或者参与项目中,尽量让自己多从不同角色去思考问题,从而让自己的内核更丰富。
读书不应限制我们的发展,这几年做了好几个湖南老乡实控人30多岁、连高中都没读完,然后把公司做到港股、美股上市,这类人的个人魅力非常强,也是作为非诉律师值得学习的榜样。
#创始人 #律师 #投资人 #非诉律师 #法务 #投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