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选种原则
根据种植季节选择耐低温弱光(早春/越冬茬)或耐高温抗病(夏秋茬)的品种。选择种子需饱满、无虫卵及畸形,避免使用抑制剂过量的种子,叶色深绿可能表明药剂残留 。
二、育苗
1.种子处理
消毒与催芽:用50-55℃温水浸泡10分钟杀菌,再清水浸泡4-6小时,沥干后25-30℃催芽至70%露白。
嫁接育苗(可选):黑籽南瓜作砧木,腹切接法嫁接,可增强抗土传病害能力。
2.育苗基质与播种
营养土配方:未种过瓜类的田土70%+腐熟有机肥30%,每立方米加多菌灵100g防病。
播种方法:采用营养钵或穴盘点播,覆土1cm,保持土壤湿润,温度25-30℃促出苗。
3.苗期管理
温度控制:出苗前白天30℃,夜间20℃;出苗后白天25-28℃,夜间15-18℃;定植前7天炼苗,即夜温降至8-10℃。
光照与水分:每日光照需6小时以上,避免高温高湿导致徒长;浇水以“见干见湿”为原则,避免积水。
追肥与防病:幼苗2叶期喷施0.2%磷酸二氢钾,定期用多菌灵或百菌清预防病害。
4.壮苗标准
株高15-20cm,茎粗0.6-0.8cm,3-4片真叶,叶色浓绿,根系发达无病斑。
三、整地
1.土壤选择与准备
选择未种植过瓜类作物、pH值5.5-7.2、土层深厚且排水良好的地块,避免连作导致土传病害。
深耕20-30厘米,翻晒土壤,结合施入腐熟有机肥(如圈肥、堆肥)3000-5000公斤/亩,配合过磷酸钙30-50公斤、复合肥50公斤、钾肥20公斤,提升土壤肥力。
2.做畦
采用“高畦深沟”模式,畦宽1-1.2米(含沟),畦高25厘米以上,便于排水和灌溉。
早春栽培建议覆盖地膜,提升地温至12℃以上,定植前20天扣大棚膜,配合天幕或小拱棚保温。
四、定植
1.定植时机
春茬:晚霜后,旬均气温稳定在18℃以上(北方4月中下旬),苗龄35-50天、具3-4片真叶时定植。
夏秋茬:选择阴天或傍晚定植,苗龄25天左右,减少高温强光对幼苗的损伤。
2.定植
露地栽培:行距60厘米,株距30-35厘米,亩栽3000-3500株;大棚或设施栽培可适当密植,如株距20厘米,亩栽4000株。
带土移栽:定植前1天浇透水,轻拿轻放保护根系,定植后覆土至子叶下方,浇足定根水。#黄瓜 #三农 #新农人 #黄瓜种植
根据种植季节选择耐低温弱光(早春/越冬茬)或耐高温抗病(夏秋茬)的品种。选择种子需饱满、无虫卵及畸形,避免使用抑制剂过量的种子,叶色深绿可能表明药剂残留 。
二、育苗
1.种子处理
消毒与催芽:用50-55℃温水浸泡10分钟杀菌,再清水浸泡4-6小时,沥干后25-30℃催芽至70%露白。
嫁接育苗(可选):黑籽南瓜作砧木,腹切接法嫁接,可增强抗土传病害能力。
2.育苗基质与播种
营养土配方:未种过瓜类的田土70%+腐熟有机肥30%,每立方米加多菌灵100g防病。
播种方法:采用营养钵或穴盘点播,覆土1cm,保持土壤湿润,温度25-30℃促出苗。
3.苗期管理
温度控制:出苗前白天30℃,夜间20℃;出苗后白天25-28℃,夜间15-18℃;定植前7天炼苗,即夜温降至8-10℃。
光照与水分:每日光照需6小时以上,避免高温高湿导致徒长;浇水以“见干见湿”为原则,避免积水。
追肥与防病:幼苗2叶期喷施0.2%磷酸二氢钾,定期用多菌灵或百菌清预防病害。
4.壮苗标准
株高15-20cm,茎粗0.6-0.8cm,3-4片真叶,叶色浓绿,根系发达无病斑。
三、整地
1.土壤选择与准备
选择未种植过瓜类作物、pH值5.5-7.2、土层深厚且排水良好的地块,避免连作导致土传病害。
深耕20-30厘米,翻晒土壤,结合施入腐熟有机肥(如圈肥、堆肥)3000-5000公斤/亩,配合过磷酸钙30-50公斤、复合肥50公斤、钾肥20公斤,提升土壤肥力。
2.做畦
采用“高畦深沟”模式,畦宽1-1.2米(含沟),畦高25厘米以上,便于排水和灌溉。
早春栽培建议覆盖地膜,提升地温至12℃以上,定植前20天扣大棚膜,配合天幕或小拱棚保温。
四、定植
1.定植时机
春茬:晚霜后,旬均气温稳定在18℃以上(北方4月中下旬),苗龄35-50天、具3-4片真叶时定植。
夏秋茬:选择阴天或傍晚定植,苗龄25天左右,减少高温强光对幼苗的损伤。
2.定植
露地栽培:行距60厘米,株距30-35厘米,亩栽3000-3500株;大棚或设施栽培可适当密植,如株距20厘米,亩栽4000株。
带土移栽:定植前1天浇透水,轻拿轻放保护根系,定植后覆土至子叶下方,浇足定根水。#黄瓜 #三农 #新农人 #黄瓜种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