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5万元“学费”换来了这些教训
最近经历了一场融资骗局,现在回想起来仍心有余悸。把全过程写出来,希望能给同样在找资金的创业者提个醒——骗子的套路再花哨,也藏不住“先交钱”的狐狸尾巴。
公司资金周转紧张时,我在网上联系到深圳一家FA,对方承诺能快速对接投资人,还强调“面对面沟通才能让投资人看到诚意”。抱着一丝希望,我立刻飞赴深圳面谈。他们的办公室气派,经理谈吐“专业”,张口就是“手握几百个投资人名片”“上月刚帮同类公司融到3000万”,当时只觉得“找对了人”。
没聊几句,对方提出要做“深度尽调”,说这是给第三方机构的费用,得交2万元,“不然投资人没法放心看数据”。我没多想就转了钱。几天后,他们又推荐“融资陪跑营”,说交3万就能进,里面全是投资人,还能手把手教路演,“一周内保安排见面”。虽然犹豫,但架不住对方“机会不等人,下月就满员”的催促,我咬牙又交了钱。
起初确实安排了两次见“投资人”,对方问了些项目细节,还说“有前景,回去研究下”。当时我还窃喜,觉得钱没白花。可一个月过去,毫无消息。催问FA,得到的永远是“在走流程”“再等等”的敷衍。
直到一次偶然听到FA员工打电话:“那个李如海还挺好忽悠,陪跑营的钱到手了”,我才猛然醒悟——所谓的投资人是托,问题是FA教好的,从头到尾都是设计好的骗局!
万幸的是,我没交更多钱,前后损失5万多元。比起那些被骗几十万的创业者,或许算“幸运”,但这5万元买的教训足够深刻:急着融资的心态,恰恰给了骗子可乘之机。
现在终于明白,正规的融资服务绝不会让项目方先交各种名目的费用。第三方尽调、路演培训若真是必要环节,也该在达成合作意向后按流程推进,而非成为提前圈钱的借口。
创业本就不易,别让融资心切成了骗子的“突破口”。遇到先交钱的“好事”,哪怕对方说得天花乱坠,也一定要多打几个问号——毕竟,真正想投你的人,看重的是项目本身,而不是你的“前期投入”。
#融资骗局 #企业融资 #金融圈吃瓜 #投资人 #金融行业 #被骗追回 #骗局揭秘
最近经历了一场融资骗局,现在回想起来仍心有余悸。把全过程写出来,希望能给同样在找资金的创业者提个醒——骗子的套路再花哨,也藏不住“先交钱”的狐狸尾巴。
公司资金周转紧张时,我在网上联系到深圳一家FA,对方承诺能快速对接投资人,还强调“面对面沟通才能让投资人看到诚意”。抱着一丝希望,我立刻飞赴深圳面谈。他们的办公室气派,经理谈吐“专业”,张口就是“手握几百个投资人名片”“上月刚帮同类公司融到3000万”,当时只觉得“找对了人”。
没聊几句,对方提出要做“深度尽调”,说这是给第三方机构的费用,得交2万元,“不然投资人没法放心看数据”。我没多想就转了钱。几天后,他们又推荐“融资陪跑营”,说交3万就能进,里面全是投资人,还能手把手教路演,“一周内保安排见面”。虽然犹豫,但架不住对方“机会不等人,下月就满员”的催促,我咬牙又交了钱。
起初确实安排了两次见“投资人”,对方问了些项目细节,还说“有前景,回去研究下”。当时我还窃喜,觉得钱没白花。可一个月过去,毫无消息。催问FA,得到的永远是“在走流程”“再等等”的敷衍。
直到一次偶然听到FA员工打电话:“那个李如海还挺好忽悠,陪跑营的钱到手了”,我才猛然醒悟——所谓的投资人是托,问题是FA教好的,从头到尾都是设计好的骗局!
万幸的是,我没交更多钱,前后损失5万多元。比起那些被骗几十万的创业者,或许算“幸运”,但这5万元买的教训足够深刻:急着融资的心态,恰恰给了骗子可乘之机。
现在终于明白,正规的融资服务绝不会让项目方先交各种名目的费用。第三方尽调、路演培训若真是必要环节,也该在达成合作意向后按流程推进,而非成为提前圈钱的借口。
创业本就不易,别让融资心切成了骗子的“突破口”。遇到先交钱的“好事”,哪怕对方说得天花乱坠,也一定要多打几个问号——毕竟,真正想投你的人,看重的是项目本身,而不是你的“前期投入”。
#融资骗局 #企业融资 #金融圈吃瓜 #投资人 #金融行业 #被骗追回 #骗局揭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