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用可再生能源合成的“绿氨”

作者:本站编辑      2025-11-20 14:59:15     0
用可再生能源合成的“绿氨”

用可再生能源合成的“绿氨”

用可再生能源合成的“绿氨”

用可再生能源合成的“绿氨”

用可再生能源合成的“绿氨”

一、 为什么是绿氨?
绿氨(通过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再用氢与空气中的氮合成氨)之所以成为关注的焦点,是因为它有望解决可再生能源的三大核心痛点:
1. 大规模、长时储能载体
· 问题: 风能和太阳能具有间歇性、不稳定性。当发电量远超需求时,会产生大量“弃风弃光”的浪费。
· 绿氨的作用: 可以将多余的电力转化为绿氢,再合成绿氨。氨在常压冷却或中等压力下即可液化,储存和运输技术成熟、成本远低于氢气。这使得绿氨成为一种优秀的能量储存介质,可以实现能源的“时空转移”。
2. 零碳的“氢能载体”
· 问题: 氢气本身储运难度大、成本高,是氢能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
· 绿氨的作用: 氨(NH₃)是氢的绝佳载体(含氢量高)。全球已有成熟的氨贸易和运输基础设施(港口、储罐、船舶)。利用现有设施运输绿氨,到目的地后再“裂解”制取氢气,比直接运输氢气在经济性和可行性上更具优势。远景的这个项目,本质上也是在构建一条 “绿电 → 绿氢 → 绿氨” 的能源新链条。
3. 难以电气化领域的脱碳利器
· 问题: 航运、重工业(如钢铁、水泥)、发电等领域难以通过直接电气化实现深度脱碳。
· 绿氨的作用:
· 航运燃料: 氨本身不含碳,燃烧不产生CO₂,被国际海事组织(IMO)视为未来零碳船舶燃料的主要候选之一。
· 零碳燃料: 可直接在经改造的燃煤电厂中与煤混烧或完全替代煤,实现发电过程的脱碳。
· 绿色工业原料: 作为化肥和化工原料,可以替代目前由天然气制成的“灰氨”,实现产业链的绿色化。尽管前景广阔,但绿氨项目的发展道路并非一片坦途。
主要挑战:
1. 成本问题: 目前绿氨的成本远高于传统的化石燃料制氨(灰氨)。其成本取决于可再生能源电价、电解槽设备投资和运营效率。只有当可再生能源成本进一步下降,且碳税政策普遍实施,绿氨的经济性才能凸显。
2. 市场需求与认证: 大规模的绿氨市场(如航运燃料、发电)尚在培育初期。同时,需要建立全球统一的、可信的“绿氨”认证标准,确保其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为零,才能获得市场溢价。
3. 基础设施改造: 将绿氨用作船舶燃料或发电燃料,需要对发动机、锅炉和配套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或新建,这需要时间和巨大的投资。
4. 安全性: 氨具有毒性和腐蚀性,其大规模、新场景的应用需要严格的安全标准和公众认知。
#绿氨 #能源
捡六便士的时候看看月亮到哪里了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