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保及水处理从业者注意,突发重金属水污染(如电镀废水泄漏、危化品遗撒)的应急监测需按规范推进。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指南明确了全流程要点,实操精华如下:
适用场景包括企业端泄漏、运输遗撒、储存溃坝等;辐射或海洋重金属污染另有规范,不适用。
预警需提前布控:必设跨界河流断面、水源地上游(≥2 小时水流距离)、涉重企业下游 500 米及历史污染段。指标按产业定(如电镀测六价铬,冶炼测镉)。自动监测 4 小时 1 次(汛期 1 小时),人工采样 24 小时内出结果。数据超标后,1 小时内双上报并启动溯源。
溯源要精准:河流污染从上游 500 米对照点查起,覆盖下游 3 公里;超 100 公里每 50 公里设截断面。湖库以泄漏点为中心扇形布点(1-3 公里),分层采样防数据失真。企业周边查排口及管网,同步采土壤地下水。推荐车载 ICP-MS(10 分钟出 ppb 级数据)、无人机和无人船辅助。
全流程关键:人员设备按 150% 配备,高浓度样品用专用容器。河流设对照 / 污染断面,下游每 10-20 公里设控制点;湖库辐射布点并分层采样。优先测毒性大的 1-3 种指标,涉水源地加测饮用水标准项。频次:扩散期 2 小时 1 次,逼近水源地 1 小时 1 次,稳定后 4-6 小时。采样时六价铬需 NaOH 固定(pH8-9),铅 / 镉硝酸酸化(pH≤2),拍照留证。每日出快报,含污染带位置、峰值及趋势。
收尾合规:应急终止后需连续 3 次(间隔 12 小时)达标;原始数据保存 5 年;多部门数据偏差超 10% 需重比对。
突发处置中,“快” 控扩散、“准” 定责任,按此操作可降风险、守底线。#水处理
适用场景包括企业端泄漏、运输遗撒、储存溃坝等;辐射或海洋重金属污染另有规范,不适用。
预警需提前布控:必设跨界河流断面、水源地上游(≥2 小时水流距离)、涉重企业下游 500 米及历史污染段。指标按产业定(如电镀测六价铬,冶炼测镉)。自动监测 4 小时 1 次(汛期 1 小时),人工采样 24 小时内出结果。数据超标后,1 小时内双上报并启动溯源。
溯源要精准:河流污染从上游 500 米对照点查起,覆盖下游 3 公里;超 100 公里每 50 公里设截断面。湖库以泄漏点为中心扇形布点(1-3 公里),分层采样防数据失真。企业周边查排口及管网,同步采土壤地下水。推荐车载 ICP-MS(10 分钟出 ppb 级数据)、无人机和无人船辅助。
全流程关键:人员设备按 150% 配备,高浓度样品用专用容器。河流设对照 / 污染断面,下游每 10-20 公里设控制点;湖库辐射布点并分层采样。优先测毒性大的 1-3 种指标,涉水源地加测饮用水标准项。频次:扩散期 2 小时 1 次,逼近水源地 1 小时 1 次,稳定后 4-6 小时。采样时六价铬需 NaOH 固定(pH8-9),铅 / 镉硝酸酸化(pH≤2),拍照留证。每日出快报,含污染带位置、峰值及趋势。
收尾合规:应急终止后需连续 3 次(间隔 12 小时)达标;原始数据保存 5 年;多部门数据偏差超 10% 需重比对。
突发处置中,“快” 控扩散、“准” 定责任,按此操作可降风险、守底线。#水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