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虚拟电厂万亿蓝海不是梦

作者:本站编辑      2025-11-19 09:53:58     0
虚拟电厂万亿蓝海不是梦

虚拟电厂万亿蓝海不是梦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于2025年4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市场化手段推动虚拟电厂规模化发展,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以下是核心内容:

一、发展目标
1. 2027年目标
建立成熟的虚拟电厂管理机制,完善电力市场规则,全国调节能力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形成覆盖省、市级的规模化体系。
2. 2030年目标
应用场景扩展至跨省交易、需求响应等领域,调节能力提升至5000万千瓦以上,虚拟电厂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调节主体之一。

二、核心任务与实施路径
1. 资源整合与主体培育
虚拟电厂通过聚合分布式电源、储能、可调节负荷等分散资源,提供调峰、调频等服务。省级政府需制定差异化方案,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投资运营,培育适应地方电力缺口的主体规模。
2. 商业模式创新
支持虚拟电厂通过电力市场(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获取收益,并拓展节能服务、碳交易等综合能源业务,形成多元化收入结构。
3. 技术与管理支撑
构建资源聚合技术平台,实现监测、预测和调控功能;制定统一接入标准,动态评估运行效果,完善全流程管理机制。

三、政策支持与保障
1. 资金与市场机制
对符合要求的项目提供资金补贴,鼓励金融机构以低息贷款、绿色债券等方式支持。虚拟电厂需满足《电力市场注册基本规则》后,以独立主体身份参与市场交易,初期放宽准入门槛并逐步优化规则。
2. 安全运行要求
纳入电力安全管理体系,强化网络安全防护和数据加密,定期提交资源清单并执行应急指令,保障系统稳定。

四、政策意义
1. 提升电力系统韧性
聚合分散资源缓解高峰供电压力,减少新能源弃用现象,促进清洁能源消纳。
2. 完善市场体系
推动跨省电力交易创新,加速构建“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全市场框架,激发市场活力。
3. 吸引社会资本
明确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预计带动万亿级市场规模,形成多元化投资运营格局。
五、挑战与展望
1. 技术突破
需解决资源聚合效率、跨区域调度协同等技术难题。
2. 市场机制优化
现货市场限价扩大后,需平衡收益与风险,探索合理定价机制。
3. 差异化发展
各省资源禀赋不同,需避免“一刀切”,制定适配策略。
该政策标志着我国虚拟电厂从试点转向规模化发展阶段,预计2030年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支撑。
#能源 #电力 #电网 #新能源发展 #虚拟电厂 #能源互联网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