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ello贝贝们拖更博主回来了!七月开篇以来就在忙集团业务转型的战略研究,之前留的“VPP与电力交易”帖子出的很慢今天来填坑。
vpp以“类电厂”身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收益最大化才是有用的,业务战略框架梳理步骤是:
1️⃣业务定位/商业模式
1. 聚合什么类型的vpp?
◦ 负荷类(用电)VPP:聚合可调节负荷(如工业空调、充电桩、储能),参与需求响应和现货市场赚取电价差或辅助服务收益。
◦ 发电类VPP:聚合分布式光伏、风电等电源,作为发电侧主体参与中长期和现货交易,优先消纳绿电并获取补贴。
?这也是现在大多数分布式光伏公司切入点。
◦ 混合型VPP:结合源荷资源,灵活切换外特性(发电/用电),适配多样交易品种(如电能量、调频备用)。
2. 收益模式拆解:
- 基础收益:需求响应补贴、现货市场价差套利。
- 增值服务:提供能效管理、碳资产开发(如碳交易辅助)、数据增值服务(负荷预测)。
✅这块对公司能管平台开发能力要求高。
-生态协同:与充电桩运营商、工业园区合作,共享调控收益。
2️⃣资源能力梳理
1. 资源分层聚合
◦ 聚合架构(省-市-用户):一级聚合商对接电网调度,二级按行业分类(工业/商业/居民),三级控制终端设备(如空调、储能),实现指令秒级响应。
2. 技术支撑体系
◦ 核心能力:协调控制、智能计量、AI负荷预测、自动指令分配。
▪ 作业层:终端设备数据采集(如楼宇能源监测);
▪ 管理层:VPP运营平台;
▪ 应用层:接入电力交易系统、辅助服务平台。
3️⃣市场参与与交易策略(这里才involve电力交易业务)
1. 市场准入与合规
◦交易中心注册+满足调节能力门槛(负荷类VPP≥1MW,响应时长≥1小时)+ 与电网签订负荷管理协议、并网调度协议(发电类VPP)。
2. 动态交易策略
◦ 中长期交易:锁定基础电量与电价,降低波动风险。
◦ 现货市场:负荷类VPP申报24小时用电曲线及价格,响应实时电价信号;发电类VPP:提交96点功率预测,参与节点电价出清。
vpp与电力交易的组合,本质是以资源聚合为基础、以市场交易为引擎、以数字技术为纽带,构建“低投入-高弹性-可持续”的能源服务生态。需要构建“中台概念”。
#职场日常 #虚拟电厂
vpp以“类电厂”身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收益最大化才是有用的,业务战略框架梳理步骤是:
1️⃣业务定位/商业模式
1. 聚合什么类型的vpp?
◦ 负荷类(用电)VPP:聚合可调节负荷(如工业空调、充电桩、储能),参与需求响应和现货市场赚取电价差或辅助服务收益。
◦ 发电类VPP:聚合分布式光伏、风电等电源,作为发电侧主体参与中长期和现货交易,优先消纳绿电并获取补贴。
?这也是现在大多数分布式光伏公司切入点。
◦ 混合型VPP:结合源荷资源,灵活切换外特性(发电/用电),适配多样交易品种(如电能量、调频备用)。
2. 收益模式拆解:
- 基础收益:需求响应补贴、现货市场价差套利。
- 增值服务:提供能效管理、碳资产开发(如碳交易辅助)、数据增值服务(负荷预测)。
✅这块对公司能管平台开发能力要求高。
-生态协同:与充电桩运营商、工业园区合作,共享调控收益。
2️⃣资源能力梳理
1. 资源分层聚合
◦ 聚合架构(省-市-用户):一级聚合商对接电网调度,二级按行业分类(工业/商业/居民),三级控制终端设备(如空调、储能),实现指令秒级响应。
2. 技术支撑体系
◦ 核心能力:协调控制、智能计量、AI负荷预测、自动指令分配。
▪ 作业层:终端设备数据采集(如楼宇能源监测);
▪ 管理层:VPP运营平台;
▪ 应用层:接入电力交易系统、辅助服务平台。
3️⃣市场参与与交易策略(这里才involve电力交易业务)
1. 市场准入与合规
◦交易中心注册+满足调节能力门槛(负荷类VPP≥1MW,响应时长≥1小时)+ 与电网签订负荷管理协议、并网调度协议(发电类VPP)。
2. 动态交易策略
◦ 中长期交易:锁定基础电量与电价,降低波动风险。
◦ 现货市场:负荷类VPP申报24小时用电曲线及价格,响应实时电价信号;发电类VPP:提交96点功率预测,参与节点电价出清。
vpp与电力交易的组合,本质是以资源聚合为基础、以市场交易为引擎、以数字技术为纽带,构建“低投入-高弹性-可持续”的能源服务生态。需要构建“中台概念”。
#职场日常 #虚拟电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