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阵子项目部推进设备升级改造项目,提交的投资回报测算表被我打回三次,不是故意找茬,是里面藏了不少隐形坑,最后一起捋顺了测算逻辑,分享给做项目投资分析的姐妹。
项目部计划花120万引进自动化设备,说投产后每年能省25万人工成本,4.8年就能回本。我一看测算表就发现问题:他们只算了人工节省的收益,没算设备运维、折旧和产能波动的影响,这根本不是完整的投资回报。
我拉着项目组长老陈拆解投资回报测算三要素,这才是核心:
第一是初始投资,不能只算设备采购价120万,还要加安装调试费8万、员工培训费5万,合计133万,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前期投入;
第二是年度净收益,省25万人工是收益,但设备每年折旧15万(按8年折旧)、运维费3万,还要扣掉因设备调试导致前3个月产能降10%的损失约6万,第一年实际净收益只有1万,后续稳定后每年约7万;
第三是动态回收期,按静态算法133万÷7万≈19个月,但若算上资金时间价值(按年利率4%算),实际回收期要21个月,比他们算的多3个月。
老陈一开始不理解:“以前算回报都这么算,哪要考虑这么多?”我翻出去年另一个设备投资案例——当时没算运维费,结果第一年实际收益比测算少了40%,回收期多了半年。我俩又一起调整方案:分两期投入设备,先投80万,等产能稳定后再投剩余53万,这样初始资金压力小,回收期也缩短到18个月。
最后方案通过审核,投产后第一年实际净收益达7.2万,和调整后的测算基本一致。老陈说:“原来投资回报不是简单除法,把隐性成本和收益都算进去,才算真的心里有底。”
其实项目投资测算,最怕漏项和静态思维。财务帮业务算的不是能不能投,是怎么投更稳,把每一笔收支都摆到台面上,才能让投资决策不踩坑。
#财务分析 #职场干货 #外企财务 #外企打工人 #财务 #会计 #外企 #财务人 #女性成长 #女性智慧
项目部计划花120万引进自动化设备,说投产后每年能省25万人工成本,4.8年就能回本。我一看测算表就发现问题:他们只算了人工节省的收益,没算设备运维、折旧和产能波动的影响,这根本不是完整的投资回报。
我拉着项目组长老陈拆解投资回报测算三要素,这才是核心:
第一是初始投资,不能只算设备采购价120万,还要加安装调试费8万、员工培训费5万,合计133万,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前期投入;
第二是年度净收益,省25万人工是收益,但设备每年折旧15万(按8年折旧)、运维费3万,还要扣掉因设备调试导致前3个月产能降10%的损失约6万,第一年实际净收益只有1万,后续稳定后每年约7万;
第三是动态回收期,按静态算法133万÷7万≈19个月,但若算上资金时间价值(按年利率4%算),实际回收期要21个月,比他们算的多3个月。
老陈一开始不理解:“以前算回报都这么算,哪要考虑这么多?”我翻出去年另一个设备投资案例——当时没算运维费,结果第一年实际收益比测算少了40%,回收期多了半年。我俩又一起调整方案:分两期投入设备,先投80万,等产能稳定后再投剩余53万,这样初始资金压力小,回收期也缩短到18个月。
最后方案通过审核,投产后第一年实际净收益达7.2万,和调整后的测算基本一致。老陈说:“原来投资回报不是简单除法,把隐性成本和收益都算进去,才算真的心里有底。”
其实项目投资测算,最怕漏项和静态思维。财务帮业务算的不是能不能投,是怎么投更稳,把每一笔收支都摆到台面上,才能让投资决策不踩坑。
#财务分析 #职场干货 #外企财务 #外企打工人 #财务 #会计 #外企 #财务人 #女性成长 #女性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