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2月16日11时起,粤康码多项服务停止!彻底删除、销毁服务相关所有数据

作者:本站编辑      2023-02-16 09:37:16     83

2月14日,粤康码发布服务公告

宣布按照国家新冠病毒感染

防控政策措施优化调整要求

抗原自测、老幼助查、健康申报

电子证照、防疫工作台服务

将于2023年2月16日11时起停止服务

粤康码发布服务公告,宣布按照国家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政策措施优化调整要求,抗原自测、老幼助查、健康申报、电子证照、防疫工作台服务将于2023年2月16日11时起停止服务。公告全文如下:



粤康码服务公告

按照国家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政策措施优化调整要求,抗原自测、老幼助查、健康申报、电子证照、防疫工作台服务将于2023年2月16日11时起停止服务。公告指出,自服务上线以来,我们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采取严格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依法依规保障个人信息安全。“停止以上服务后,我们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彻底删除、销毁服务相关所有数据,切实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公告指出,自服务上线以来,粤康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采取严格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依法依规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目前,小编发现
自己的粤康码页面仍显示“绿码”

“停止以上服务后,粤康码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彻底删除、销毁服务相关所有数据,切实保障个人信息安全。”公告表示。

不少网友感叹

又见证了一次历史

不过也有网友表示

电子证照等功能非常好用

希望不要下线

在此

大件事君提醒大家不必担心

电子证照等功能

粤省事等平台上可供继续使用

此前相关功能

只是在粤康码上增设了入口

即便这个入口有所调整

并不影响这些功能

在粤省事上的正常使用

在粤省事平台的“我的数字空间”里可查看电子证照

目前,按照国家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政策措施优化调整要求,需对疫情防控相关系统的功能及服务做相应调整,粤康码相关服务按批次下线,但粤康码的码面尚未下线,也不改变粤省事微信小程序以及App两个应用端的首页整体布局,核酸检测记录、疫苗接种信息查询等功能也将正常使用

今年,依托数字政府平台“提高惠企利民服务便捷度”被列入广东省十件民生实事,不仅电子证照将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广东还将上线更多线上服务,更好满足企业群众多样化需求。

“我们将进一步发挥数字政府线上线下融合优势,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做优做强‘粤系列’服务品牌,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还将不断提升12345热线平台接诉和办理能力,强化社情民意‘弱信号’收集分析能力,持续强化市场主体诉求响应服务,充分释放数字政府改革红利。”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说。

除了电子证照等问题

不少人也在关心

粤康码中涉及到的隐私问题

在这方面

有哪些地方值得关注呢?

一起来看看

网友纷纷表示

粤康码,再也不见


粤康码多项服务数据将销毁!

还有哪些防疫隐私信息待删除?

全国最早推出的省级健康码粤康码近日发布服务公告:按照国家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政策措施优化调整要求,2023年2月16日11时起关闭抗原自测老幼助查、健康申报、数字空间、防疫工作台服务入口,彻底删除、销毁服务相关所有数据,切实保障个人信息安全。健康码作为精细化疫情防控的重要信息化手段,上面积累的大量个人数据如何处理一直备受关注。

  • 健康码等数据隐私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新冠肺炎疫情开始之后,伴随疫情防控而来的电子信息化产物就是健康码、行程码,在实战中发挥巨大作用。但是,行程卡、健康码等数据隐私问题一直备受公众关注,行程码运行期间很多人表现出害怕个人隐私被泄露的担忧

刚开始,健康码只是由个人填写身份信息及14天轨迹,后来增加行程信息,只要跨区域停留4个小时以上,行程码就会改变,之后又绑定核酸检测等信息。健康码可谓个人信息的一个小小集合体,一旦被人恶意利用,后果不堪设想。

随着疫情管控全面放开,行程码使命结束。2022年12月12日,通信行程卡公众号发出公告,2022年12月13日零时起正式下线通信行程卡服务,而且“通信行程卡”短信、网页、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 APP等查询渠道将同步下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及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三大运营商均表示同步删除用户行程相关数据,依法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当时,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行为法学会网络与数据法学研究部主任王春晖接受媒体采访表示,行程卡、健康码使命已结束,处理个人信息的目的不再必要,应当依法全部删除。行程卡、健康码收集储存了很多详细个人信息,主要是敏感个人信息,应当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尽快主动删除。

  • 委员建议评估并及时删除敏感信息

在2023年广东省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提出加快清理疫情管控期间个人隐私数据。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省委会委员黄琼向省政协大会递交的《关于妥善处理疫情相关数据 切实做好个人信息保护的建议》中,建议评估并及时删除个人重要敏感信息,全省各级政府部门和单位要及时对这些数据做好梳理和评估,对于确定不再需要的数据予以及时删除;对于需要暂时保留的数据,在保留期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加以保护,且一旦保留期满,应及时予以删除,保护好群众的个人隐私。

据介绍,2020年3月6日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为保护个人数据、隐私提供标准。2021年1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对其个人信息处理活动负责,并采取必要措施保障所处理的个人信息的安全。其中,第47条第1款的规定,以下属于法定删除个人信息的情形:一是“处理目的已实现、无法实现或者为实现处理目的不再必要”;二是“个人信息处理者停止提供产品或者服务,或者保存期限已届满”。

  • 代表建议应当建立数据删除机制

在今年广东省两会上,省人大代表、广东伟伦律师事务所主任、一级律师曾学智也提交了《关于加快清理疫情管控期间个人隐私数据 有效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建议》。

其中提到,随着防疫政策调整,相关数据信息回收、数据端口关闭、权限清理等动作应加快实施,建议管理为先、技术紧随,助力广东率先从技术、管理两方面开展专项行动来确保个人隐私安全。各区政府层面设立隐私数据清理小组,关闭与现有疫情管理模式无关的数据平台端口权限,对IT供应商等第三方服务机构的数据治理展开巡查,避免平台运营人员、后台工作人员存在盗取个人隐私借以牟利的可能性

曾学智建议应当着手建立数据删除机制,应当技术先行出台相应标准,基层办公电脑数据的检索、整理、上传与删除进行统一的管理,搭配管理角度的相关规范措施,保障在新冠疫情结束之后个人的隐私数据得以在基层环节中完全清除。

此次粤康码公告提到,2023年2月16日11时起关闭抗原自测老幼助查、健康申报、数字空间、防疫工作台服务入口,停止以上服务后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彻底删除、销毁服务相关所有数据,切实保障个人信息安全。对此,曾学智评价“这种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的措施非常必要”。

  • 专家称健康码衍生数据应及时删除

其实,删除个人信息并非简单工作。南方都市报此前报道,浙江大学数字法治研究院副院长高艳东在一篇文章中表示,一些访问数据还需要保存6个月以完成网络安全的审查要求。这是《网络安全法》的要求,运营者对访问数据需要储存6个月以上,这也便于监管机关检查行程卡运营中的合规问题,倒查网络安全事故责任。也就是说,行程卡或者健康码等平台上的数据应该“先审计再删除”,在第三方或上级部门进行数据审计后,确认不存在数据滥用等问题时,运营主体才可依法删除。

高艳东表示,删除“通信行程卡”等的个人信息既要删除原始数据,也应当一并删除衍生数据。在数字时代,数据就是资源,一些企业可能将健康码、行程卡等的衍生数据使用于精准营销和广告,进行数据画像以分析用户的行为习惯、消费倾向,“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如果发现其使用的数据来源于防疫数据,也应当主动删除。”

近日,数据显示粤康码日均亮码次数达到1.97亿次,公共场所日均打卡次数达到6777万次。在这背后,是中国电子旗下数字广东公司的数字抗疫队伍全天候守候,确保政务云网、粤康码、三粤一网平台(粤省事、粤商通、粤政易、政务服务网)以及广东省政务网站等重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11月27日,新华社发表《粤康码日均亮码近2亿次》一文,全文如下:

近7天,粤康码日均亮码次数达到1.97亿次,公共场所日均打卡次数达到6777万次。作为广东省数字政府建设运营中心和数字化抗疫主力军,数字广东公司织密技术防护网,确保粤康码、粤省事以及全省政务网站等重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据统计,近期粤康码亮码高峰出现在11月21日早上7时50分,一分钟亮码超过140万人次,智能网关一分钟收到并处理前端需求超过900万次。

为保障粤康码安全稳定运行,公司重保团队研发并启用了“双链路”机制,即在粤康码的访问层、接入层、应用层和数据层全方位提供双份解决方案,增强了系统的承载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能够承担更大的并发容量,以应对超大容量和极端状况。“双链路”运行后,粤康码整体容量提升了60%,可支撑每分钟240万流量,确保群众平稳快速亮码。

广大市民每日使用的健康码、核酸检测结果等数据都在省“一网共享”平台汇聚,是数据链路的总枢纽。为保障平台稳定运行,数字广东公司重保技术团队全链路梳理排查风险节点,并实行7×24小时值班,全力保障抗疫相关数据共享的安全顺畅。

据悉,“一码通”系统是全省涉疫风险人员全流程闭环管理的信息系统。为方便各级疫情防控部门及工作人员随时掌握涉疫人员的详细情况,“一码通”系统在粤政易上线应急指挥查询功能。截至目前,“一码通”系统覆盖全省21个地市、5558家酒店、489家医院,服务涉疫人员逾1000万人次。

数字广东公司负责人表示,作为全省数字政府建设运营中心,公司秉持人民至上、服务大局的价值理念,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的技术保障工作,确保粤康码、“一码通”系统、健康防疫核验平台等核心应用的安全稳定运行。接下来,公司上下将持续奋战、主动作为,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担当,全方位支撑保障好全省数字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有序运行。

内容来源:南方+客户端、广东发布、深圳大件事、南方都市报等综合在此致谢!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关注和转发,就是最大的支持@

感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