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工攒了七八年的大招终于开放了,无论是“远古的未来”还是“水落石出“,深圳湾文化广场呈现出的形式冲击力和空间品质都是非常具有想象力的。人们穿过蜿蜒的隧道或者草坡上的巨石,从混凝土森林走向海洋的体验非常浪漫。整个石材幕墙的落地品质很棒,不同色温的照明处理让这些超尺度的基石突然间有了一种human touch. 但是因为一些行为艺术,深圳最大的抱石场地已被局部围挡了。
室内的施工完成度稍微差点意思,不能近看。我们暂时不能苛求一个五万平米的异形建筑在赶工的情况下做到做到能近看细节,那个水平可能日本才有吧。但是这的确是我第一次走进马工的房子,室内空间的流动和未来感确实是不常有的空间体验,至于那些龇牙咧嘴的检修口,收边问题我想他们慢慢会继续处理好的。
叫文化广场,目前的状态更接近于广义上的“设计博物馆”,从建筑室内到家具服装设计不一而足。这也是我为什么建议所有设计师有机会都来看看。
“一个世纪的椅子”是和伦敦设计博物馆联合呈现,展陈设计和展品很棒的同时,观展的空间体验也非常特别。(图4-7)“匠作中国”是最大的惊喜,涵盖竹编漆艺剪纸陶瓷和很多年轻艺术家的手工艺装置,呈现的东方表达特别值得慢慢细看。(图8-10)还有一个展览将中国设计融入世界叙事也很有看点(图11-14)。总之整体的展览呈现都很有启发,专业度上可能还没没法和M+相提并论,但是作为面向大众和设计爱好者的设计展场已经有了一个特别高的起点。
看展出来之后,整个屋顶上人山人海,好像深圳市民已经等了它太久太久,但这种等待也未尝不是一种幸运,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巨大,雄心勃勃,而且浪漫的城市空间有机会在其他城市出现。
#空间美学 #跟着设计师去看展 #深圳周末去哪儿 #艺术与建筑 #城市看展去 #室内设计灵感 #设计师日常 #小红书艺术发光计划 #建筑设计 #深圳新展
室内的施工完成度稍微差点意思,不能近看。我们暂时不能苛求一个五万平米的异形建筑在赶工的情况下做到做到能近看细节,那个水平可能日本才有吧。但是这的确是我第一次走进马工的房子,室内空间的流动和未来感确实是不常有的空间体验,至于那些龇牙咧嘴的检修口,收边问题我想他们慢慢会继续处理好的。
叫文化广场,目前的状态更接近于广义上的“设计博物馆”,从建筑室内到家具服装设计不一而足。这也是我为什么建议所有设计师有机会都来看看。
“一个世纪的椅子”是和伦敦设计博物馆联合呈现,展陈设计和展品很棒的同时,观展的空间体验也非常特别。(图4-7)“匠作中国”是最大的惊喜,涵盖竹编漆艺剪纸陶瓷和很多年轻艺术家的手工艺装置,呈现的东方表达特别值得慢慢细看。(图8-10)还有一个展览将中国设计融入世界叙事也很有看点(图11-14)。总之整体的展览呈现都很有启发,专业度上可能还没没法和M+相提并论,但是作为面向大众和设计爱好者的设计展场已经有了一个特别高的起点。
看展出来之后,整个屋顶上人山人海,好像深圳市民已经等了它太久太久,但这种等待也未尝不是一种幸运,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巨大,雄心勃勃,而且浪漫的城市空间有机会在其他城市出现。
#空间美学 #跟着设计师去看展 #深圳周末去哪儿 #艺术与建筑 #城市看展去 #室内设计灵感 #设计师日常 #小红书艺术发光计划 #建筑设计 #深圳新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