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AI领域 2025年院士候选人名单

作者:本站编辑      2025-11-11 03:03:46     1
AI领域 2025年院士候选人名单

AI领域 2025年院士候选人名单

一、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AI领域)

1. 黄铁军 北京大学
- 核心贡献:主导国家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标准(AVS),打破国外专利垄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创立视觉大数据处理体系(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提出“脉冲视觉模型”,研制超高速视觉系统(速度超人类视觉千倍)
- 身份: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类脑智能领域的关键推动者

2. 唐杰 清华大学
- 核心贡献:创建AMiner科技情报平台(收录2.3亿论文、1.3亿学者,全球最大免费学术数据库之一);牵头“悟道”大模型研发;推动GLM系列大模型产业化(智谱AI首席科学家)。数据挖掘、知识图谱与大模型的产学研结合代表

3. 朱松纯 北京大学
- 核心贡献:三次获计算机视觉最高奖“马尔奖”(深度学习前的权威成果);主张“小数据、大任务”的通用人工智能(AGI),提出“为机器立心”理念;筹建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推动AI数理体系构建
- 履历:哈佛博士(师从菲尔兹奖得主),UCLA终身教授,2020年回国后同时受聘北大、清华

二、信息技术科学部
1. 陈熙霖(中科院计算所)
- 核心贡献:计算机视觉领域“压舱石”,长期深耕生物启发的特征表示、场景理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担任CVPR/NeurIPS等顶会领域主席,是国内计算机视觉的学术权威之一

2. 陈云霁 中科院计算所,41岁
- 核心亮点:国内最年轻的院士候选人之一(少年班出身);主导研制国际首个深度学习处理器“寒武纪芯片”(《科学》称其为AI算力“先驱”),推动AI芯片自主化;寒武纪是国内“AI芯片第一股”(上市首日市值超千亿)

3. 林宙辰 北京大学
- 核心定位:AI的“数学基石”——数值优化领域全球权威(所有AI模型的底层求解依赖优化算法);担任TPAMI/IJCV顶刊编委、CVPR/NeurIPS等顶会领域主席,是全球AI研究的“守门人”之一

4. 刘云浩 清华大学
- 核心贡献:唯一获ACM主席奖的中国学者;开创物联网/无线传感网理论,为“万物互联”奠定基础;研究覆盖具身智能导航、工业互联网,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多项大奖

5. 周志华 南京大学
- 核心贡献:本土培养的AI顶尖学者(南大本硕博);著《机器学习》(“西瓜书”,国内AI从业者启蒙教材);提出“深度森林”模型,打破深度学习的神经网络垄断;是首位同时当选五大国际学会Fellow的华人(ACM/AAAI/IEEE等),欧洲科学院院士
#人工智能发展 #高校研发科技 #高科技人才 #芯片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