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5日,第138届广交会在广州开幕。作为“中国外贸晴雨表”,本届因更严审核、更精阵容成为焦点。#外贸 #外贸经验 #外贸分享
截至10月9日,217个出口市场的20.7万采购商预登记(环比增14.1%),下面拆解严与精背后的外贸新信号。
本届广交会的严,并非单一环节的收紧,而是围绕参展资质、现场人员、违规惩戒构建的全链条管控体系,旨在筛选真参展、真对接、真采购主体。
1. 参展资格审查严
其一,证件审核门槛全面提升。展位负责人必须办理参展商证,办证时需提交在该企业近3个月以上的社保证明;其余参展人员需提交参展企业出具的书面说明材料,内容涵盖社保证明、与参展企业的关系、承担的参展职责、股权关系证明等关键信息。
其二,异常人员实行重点管控。系统将对第134届广交会以来,出现4次及以上跨证种、跨企业办证的人员予以重点关注,为各证件审核单位提供异常预警提示,对预警人员必从严审批。
对中小企业及SOHO群体而言,以往依赖的“代参展”“借证入场”等非正规路径被阻断,面临参展门槛抬升的挑战。
2、 陪同与翻译门槛提高
针对采购商侧常见的“蹭展”“中介导览”问题,本届展会从名额与资质两方面强化管控:
中方陪同名额限定:每家采购商可携带的中方陪同人员数量,结合企业年采购额、历史参展频次等维度严格核定,不再允许 “无限制带人入场”,避免 “借陪同名义拓展个人业务” 的情况。
翻译服务实名绑定:现场提供翻译服务的人员,需提前完成实名注册,并与所服务的采购商或参展商进行信息关联绑定;无资质中介不得在展馆内主动搭讪,或提供 “付费导览找客户” 等服务。
这一调整直接减少了展馆内非采购目的人员的数量 —— 以往部分人借陪同翻译名义入场,实则为自身找客户、打探竞品,如今这类行为被严格限制,让展馆内的人员更聚焦真实采购与对接。
3、违规成本更高
本届广交会明确抬高违规代价:参展商若被查实“证件造假”“倒卖展位”“虚假宣传产品”,不仅会被取消本届参展资格、清退出馆,还可能被限制未来1-3届参展;情节严重者(如多次倒卖展位、伪造重要资质),将直接列入参展黑名单,长期无法参与。
简言之,本届广交会的严,本质是筛选真参展、真对接、真采购的主体,对合规外贸人而言,严不是阻力,而是优胜劣汰的信号。
截至10月9日,217个出口市场的20.7万采购商预登记(环比增14.1%),下面拆解严与精背后的外贸新信号。
本届广交会的严,并非单一环节的收紧,而是围绕参展资质、现场人员、违规惩戒构建的全链条管控体系,旨在筛选真参展、真对接、真采购主体。
1. 参展资格审查严
其一,证件审核门槛全面提升。展位负责人必须办理参展商证,办证时需提交在该企业近3个月以上的社保证明;其余参展人员需提交参展企业出具的书面说明材料,内容涵盖社保证明、与参展企业的关系、承担的参展职责、股权关系证明等关键信息。
其二,异常人员实行重点管控。系统将对第134届广交会以来,出现4次及以上跨证种、跨企业办证的人员予以重点关注,为各证件审核单位提供异常预警提示,对预警人员必从严审批。
对中小企业及SOHO群体而言,以往依赖的“代参展”“借证入场”等非正规路径被阻断,面临参展门槛抬升的挑战。
2、 陪同与翻译门槛提高
针对采购商侧常见的“蹭展”“中介导览”问题,本届展会从名额与资质两方面强化管控:
中方陪同名额限定:每家采购商可携带的中方陪同人员数量,结合企业年采购额、历史参展频次等维度严格核定,不再允许 “无限制带人入场”,避免 “借陪同名义拓展个人业务” 的情况。
翻译服务实名绑定:现场提供翻译服务的人员,需提前完成实名注册,并与所服务的采购商或参展商进行信息关联绑定;无资质中介不得在展馆内主动搭讪,或提供 “付费导览找客户” 等服务。
这一调整直接减少了展馆内非采购目的人员的数量 —— 以往部分人借陪同翻译名义入场,实则为自身找客户、打探竞品,如今这类行为被严格限制,让展馆内的人员更聚焦真实采购与对接。
3、违规成本更高
本届广交会明确抬高违规代价:参展商若被查实“证件造假”“倒卖展位”“虚假宣传产品”,不仅会被取消本届参展资格、清退出馆,还可能被限制未来1-3届参展;情节严重者(如多次倒卖展位、伪造重要资质),将直接列入参展黑名单,长期无法参与。
简言之,本届广交会的严,本质是筛选真参展、真对接、真采购的主体,对合规外贸人而言,严不是阻力,而是优胜劣汰的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