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级导热油的生产工艺以“食品级安全为核心、传热性能为目标”,贯穿“原料甄选—精密精制—定向改性—合规检测”四大核心环节,全程遵循《食品接触用润滑油和润滑脂卫生标准》,确保成品既符合传热需求,又杜绝食品交叉污染风险,具体流程可拆解为三个关键阶段。
第一阶段是食品级原料预处理,奠定安全基矗选用进口食用级加氢基础油(纯度≥99.9%)为原料,先通过“真空过滤”去除粒径≥5μm的机械杂质,再进入“脱水脱氧罐”在100℃、-0.09MPa条件下处理2小时,脱除水分(≤0.005%)和氧气,避免后续工艺中生成酸性物质。此阶段需单独使用食品级预处理设备,与工业级油品生产线严格隔离,防止交叉污染。
第二阶段为精密精制与定向改性,兼顾性能与安全。精制采用“分子蒸馏+色谱分离”组合工艺:在200℃、高真空环境下进行分子蒸馏,剔除基础油中重质组分和微量芳烃;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精准控制组分纯度,使成品芳烃含量≤0.1%。改性环节仅添加食品级抗氧剂(茶多酚衍生物,添加量≤0.05%),在氮气保护下搅拌融合,提升热稳定性,确保300℃额定温度下酸值长期≤0.01mgKOH/g。
第三阶段是合规检测与无菌灌装,把控出厂关口。检测分为“性能检测”和“安全检测”:性能上核查40℃运动粘度(18-22mm2/s)、闪点(≥210℃)等指标;安全上重点检测重金属(铅、砷≤0.1mg/kg)、挥发性有害物质,且需通过迁移性试验,确保模拟食品接触场景无物质迁移。合格后采用无菌灌装线,在10万级洁净车间内注入食品级专用储罐,全程避免空气和微生物污染。
整个工艺的核心亮点是“无化学添加剂残留”和“全流程卫生管控”,通过物理精制为主、微量食品级助剂为辅的方式,使NF-300既具备300℃高温传热能力,又能适配食品加工的严苛安全要求。
#食品级导热油
          第一阶段是食品级原料预处理,奠定安全基矗选用进口食用级加氢基础油(纯度≥99.9%)为原料,先通过“真空过滤”去除粒径≥5μm的机械杂质,再进入“脱水脱氧罐”在100℃、-0.09MPa条件下处理2小时,脱除水分(≤0.005%)和氧气,避免后续工艺中生成酸性物质。此阶段需单独使用食品级预处理设备,与工业级油品生产线严格隔离,防止交叉污染。
第二阶段为精密精制与定向改性,兼顾性能与安全。精制采用“分子蒸馏+色谱分离”组合工艺:在200℃、高真空环境下进行分子蒸馏,剔除基础油中重质组分和微量芳烃;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精准控制组分纯度,使成品芳烃含量≤0.1%。改性环节仅添加食品级抗氧剂(茶多酚衍生物,添加量≤0.05%),在氮气保护下搅拌融合,提升热稳定性,确保300℃额定温度下酸值长期≤0.01mgKOH/g。
第三阶段是合规检测与无菌灌装,把控出厂关口。检测分为“性能检测”和“安全检测”:性能上核查40℃运动粘度(18-22mm2/s)、闪点(≥210℃)等指标;安全上重点检测重金属(铅、砷≤0.1mg/kg)、挥发性有害物质,且需通过迁移性试验,确保模拟食品接触场景无物质迁移。合格后采用无菌灌装线,在10万级洁净车间内注入食品级专用储罐,全程避免空气和微生物污染。
整个工艺的核心亮点是“无化学添加剂残留”和“全流程卫生管控”,通过物理精制为主、微量食品级助剂为辅的方式,使NF-300既具备300℃高温传热能力,又能适配食品加工的严苛安全要求。
#食品级导热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