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年前曾梳理温铁军老师的《解构新冷战》,以时间轴为脉络,呈现国际政经演化的逻辑。近日突发兴趣,试着将梳理过的图谱译成英文,花了三天完成。
此次翻译借助豆包,译后我再快速审阅。因毕业后除备考 CFA 和 FRM 外,极少使用英文,正好借此练习英语。过程中完全陌生的词汇不多,且中文原稿为自己梳理制作,因此英文阅读起来比其他英文作品更易理解。当然,译文中难免存在 AI 翻译问题,需后续仔细阅读发现。
此次翻译也印证,表达同一意思时英文确实比中文长,看来那份 300 年经济史年表挺难译成英文了。
以下简要介绍温老师著作内容,感兴趣可查看视频《解构新冷战》:
老冷战(1950-70 年代):
以 1946 年丘吉尔 “铁幕演说” 为开端,美苏阵营在意识形态、经济上全面对抗,因 “核恐怖平衡” 无直接军事冲突,但朝鲜战争等局部热战频发。中国早期 “全盘苏化” 获苏联援助,却面临主权与援助成本的矛盾,后通过 1964 年原子弹试爆等 “打狗棍” 工程、三线建设及 1974 年 “三个世界划分理论”,打破孤立。
后冷战(1980-90 年代):
苏东因计划经济下实体资产未货币化、“500 天计划” 推动私有化,资产被西方低价收割;西方推进区域整合,欧盟、北美自贸协定相继成立。中国遭遇 1989 年美国制裁、1997 年亚洲金融风暴等危机,通过四大行转型、设立资产管理公司、推进基建应对,2001 年借中美反恐合作加入 WTO,2003 年成为 FDI 第一国。
新冷战(21 世纪以来):
美国金融资本主导全球化,2007 年次贷危机后 “印钱救市” 转嫁风险;在美元霸权下,压制欧元、亚元发展。中国推出人民币铁矿石 / 原油期货争夺定价权,加强与东盟区内贸易,2015 年启动供给侧改革,应对美国 “中国威胁论” 等叙事,警惕金融资本异化实体。
温老的核心观点:产业资本有国界,金融资本无地理限制且易致两极分化;实体资产需市场货币化;中国应突破美国话语体系,平衡实体经济与金融。
#经济 #地缘政治学 #全球化视野 #我的学习进化论 #英文翻译 #经济史 #张涔的梳理笔记
此次翻译借助豆包,译后我再快速审阅。因毕业后除备考 CFA 和 FRM 外,极少使用英文,正好借此练习英语。过程中完全陌生的词汇不多,且中文原稿为自己梳理制作,因此英文阅读起来比其他英文作品更易理解。当然,译文中难免存在 AI 翻译问题,需后续仔细阅读发现。
此次翻译也印证,表达同一意思时英文确实比中文长,看来那份 300 年经济史年表挺难译成英文了。
以下简要介绍温老师著作内容,感兴趣可查看视频《解构新冷战》:
老冷战(1950-70 年代):
以 1946 年丘吉尔 “铁幕演说” 为开端,美苏阵营在意识形态、经济上全面对抗,因 “核恐怖平衡” 无直接军事冲突,但朝鲜战争等局部热战频发。中国早期 “全盘苏化” 获苏联援助,却面临主权与援助成本的矛盾,后通过 1964 年原子弹试爆等 “打狗棍” 工程、三线建设及 1974 年 “三个世界划分理论”,打破孤立。
后冷战(1980-90 年代):
苏东因计划经济下实体资产未货币化、“500 天计划” 推动私有化,资产被西方低价收割;西方推进区域整合,欧盟、北美自贸协定相继成立。中国遭遇 1989 年美国制裁、1997 年亚洲金融风暴等危机,通过四大行转型、设立资产管理公司、推进基建应对,2001 年借中美反恐合作加入 WTO,2003 年成为 FDI 第一国。
新冷战(21 世纪以来):
美国金融资本主导全球化,2007 年次贷危机后 “印钱救市” 转嫁风险;在美元霸权下,压制欧元、亚元发展。中国推出人民币铁矿石 / 原油期货争夺定价权,加强与东盟区内贸易,2015 年启动供给侧改革,应对美国 “中国威胁论” 等叙事,警惕金融资本异化实体。
温老的核心观点:产业资本有国界,金融资本无地理限制且易致两极分化;实体资产需市场货币化;中国应突破美国话语体系,平衡实体经济与金融。
#经济 #地缘政治学 #全球化视野 #我的学习进化论 #英文翻译 #经济史 #张涔的梳理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