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箭头处“蓝色字
感怀历史题材影片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为激发协会党员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心,激励党员砥砺奋进、担当作为,癸卯兔年正月二十,上海应急消防工程设备行业协会党支部组织观看历史题材影片《满江红》,重温爱国词作,感怀家国情怀,汲取奋进力量,培养浩然正气。
《满江红》剧情
《满江红》讲述了南宋绍兴年间,岳飞死后四年,秦桧率兵与金国会谈。会谈前夜,金国使者死在宰相驻地,所携密信也不翼而飞。一个小兵与亲兵营副统领机缘巧合被裹挟进这巨大阴谋之中,宰相秦桧命两人寻找凶手和真相的故事。
影片由豫剧的热闹鼓点和雄壮唱腔夹杂着摇滚开场,身形步伐带着戏剧感、紧张感、穿越感在灰色的回廊中穿行,鼓点打在观众的心里,久久不能褪去。《满江红》,悬疑加喜剧,剧情紧凑,环环相扣,诸多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反转加上人物间的勾心斗角,就好像在玩剧本杀,前一秒还彼此恭恭敬敬,下一秒可能就要拔刀杀人。
观看电影与诵读有所不同
观看以熟悉的词牌名为影片的电影与诵读一片吟风弄月的宋词有所不同。[怒发冲冠...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朝天阙。]那低沉颤抖的音调,如一场无言的战斗,低沉地、有力度地一遍遍捶打人们的心灵。
开篇,岳飞引用蔺相如“怒发冲冠”的典故,写出他的深仇大恨。怒火中烧之时,他仰天长啸,似乎希望用这啸声作剑,怒火为佐,一剑刺穿那些在敌兵。正当怒火上头之时,突然一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诗人回望半生那屈指可数的功名,随着时间都将化为尘土,唯有云和月永恒。下一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就顺水推舟地吐露了心声。下阕,语句突然激昂:“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短促的三字一句,如锐利的箭头,呼啸穿过空气。随着词句的深入,恨意一步步加深,“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可见,岳飞的恨,恨之入骨。结尾,一句“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干脆利落,可见,岳飞渴望一个平安、太平的国家,但,皇帝下的十二道金牌,带走了他的功名,留下的只有尘土,那个“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梦,被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带走了。
《满江红》的现实意义
电影主要表达的是,岳飞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已经深入人心,哪怕一个小兵,一个马夫,一个艺伎,都会起来反抗以秦桧为代表的投降派,为赶走侵略者,他们不惜肝脑涂地,以死报国。这也是《满江红》最大的现实意义所在。
剧情的最大特点是:你永远不知道下面会发生什么,能紧紧揪着你的心,雷佳音,他把秦桧的奸诈歹毒而又不堪一击的枯朽表演得淋漓尽致,一个眼神,一句台词,一声轻咳,一个走姿,都把秦桧塑造得惟妙惟肖,演出了他骨子里的东西。沈腾扮演的小兵张大是这部电影的主角,他和瑶琴的爱情令人动容,张大从桃丫头要来的樱桃也算了了瑶琴的心愿,"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也算是他们最好的归宿。
电影反复将观众的情绪在大喜和大悲中互换,张大被灌醋时的痛苦挣扎时的悲愤和后背露出“精忠报国”时的惊讶。以及孙均这个中心人物为了保住张大心爱之人尊严,亦是因为被张大作为岳家军的赤胆忠心而动容!
电影用喜剧方式讲述了这个悲壮的故事,全员牺牲并不是为了刺杀秦桧,只是为了让他背出当年岳飞临死前在风波亭写下的《满江红》。当诗词《满江红》从假秦桧的嘴里声情并茂、撕心裂肺地诵读出来,制造出一种在荒唐不经中又别有郑重的高峰体验,韩红带着沧桑和深情的片尾曲把人们拉回现实,历史已经远去,心痛处依旧痛心,一行清泪慢慢流下。词在,岳飞的精神就在;词流传,岳飞及岳家军的事迹就会流传。
历史本就不是唯一的,见仁见智,所有对历史的再现,其实都是一种虚拟和解构。在现实的酒杯中饮一杯历史的琼浆,个中滋味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情怀、逻辑和结论,而是演员、剧情、音乐、台词、技术和观众的共舞和狂欢,是观念和感受、历史和未来的碰撞,造就一个未完待续的体验。故事情节多半会淡忘,但生动的角色和鲜活的感受却久久留在人们的心里。影终人散时,笑与泪之间,生生不息的中国文化在每个人的身体里和每一天的生活中奔流。
温馨说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