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市场上叱咤风云的茅台、五粮液、汾酒等大牌,其“名酒”地位的奠定,都源于几十年前一场场堪称“白酒界奥运会”的盛会——全国评酒会。从1952年到1989年,一共举办了五届。\n第一届:1952年 · 北京 · 四大名酒\n这届评选方法较为简单,最终选出4种国家级名酒,没有官方名次,但根据其历史地位和后续影响进行排序:\n1. 茅台酒\n2. 汾酒\n3. 泸州大曲酒\n4. 西凤酒\n第二届:1963年 · 北京 · 八大名酒\n本届采用了科学的评分制,对酒样的色、香、味、格四个方面分别打分。因此,这一届是有确切得分和排名,以下按得分高低排列:\n1. 五粮液\n2. 古井贡酒\n3. 泸州老窖特曲\n4. 全兴大曲酒\n5. 茅台酒\n6. 西凤酒\n7. 汾酒\n8. 董酒\n注:西凤酒和汾酒因在“风格”一项上得分不高,导致总排名靠后,在当时引起了很大震动。\n第三届:1979年 · 大连 · 新八大名酒\n本届评比走向成熟,首次按香型分组评比(分为浓、清、酱、米、其他五大香型),然后再从各香型中选拔出优者。故这届评比是分组排名,各组第一再并列成为“八大名酒”,不存在跨香型的总排名。\n浓香型组:\n1. 泸州老窖特曲\n2. 五粮液\n3. 剑南春\n4. 古井贡酒\n5. 洋河大曲\n清香型组:\n1. 汾酒\n2. 黄鹤楼酒(当时称“汉汾酒”)\n酱香型组:\n1. 茅台酒\n其他香型组:\n1. 董酒\n(注:西凤酒于此届意外落选)\n注:黄鹤楼酒在本届清香型组中表现佳,与汾酒一同入选,被誉为“南楼北汾”。\n第四届:1984年 · 太原 · 十三大名酒\n本届延续了按香型评比的方法,共评选出13种名酒。这是一个并列的获奖名单,无官方总排名。\n获奖名单:\n茅台酒(酱香)、汾酒(清香)、五粮液(浓香)、洋河大曲(浓香)、剑南春(浓香)、古井贡酒(浓香)、董酒(其他香型)、西凤酒(其他香型)、泸州老窖特曲(浓香)、全兴大曲酒(浓香)、双沟大曲(浓香)、特制黄鹤楼酒(清香)、郎酒(酱香)。\n第五届:1989年 · 合肥 · 十七大名酒\n这是最后一届,也是评选范围zui广一届,评出17种名酒。为荣誉名单,无排名次序。\n获奖名单(按香型归类):\n浓香型:泸州老窖特曲、五粮液、洋河大曲、剑南春、古井贡酒、全兴大曲、双沟大曲、宋河粮液、沱牌曲酒\n清香型:汾酒、黄鹤楼酒、宝丰酒\n酱香型:茅台酒、郎酒\n其他香型:西凤酒(凤香型)、董酒(药香型)、武陵酒(酱香型)\n注:武陵酒在本届酱香型评比中得分甚至超过了郎酒,位列酱香型第二,一鸣惊人。#酒知识和文化 #白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