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酒目前公认有十二大香型,每种香型在原料、工艺、风味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n1. 酱香型\n以高粱、小麦为原料,采用\"12987\"工艺(1年周期、2次投料、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高温制曲、堆积发酵、馏酒,基酒贮存3-5年。茅台酒是典型代表,其酒体微黄透明,酱香突出,回味悠长,具有\"扣杯隔日香\"的特点。\n2. 浓香型\n以高粱为主料,中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泥窖固态发酵。根据地域风格分为川派(五粮液、泸州老窖)和江淮派(洋河、古井贡酒)。五粮液以多粮配方(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酿造,酒体芳香浓郁,绵甜甘冽,入口甘美,诸味谐调;泸州老窖则以单粮(高粱)酿造,窖香浓郁,醇厚丰满。\n3. 清香型\n以高粱为原料,中低温大曲或麸曲为糖化发酵剂,地缸固态发酵。汾酒是代表,酒体清亮透明,清香纯正,入口绵柔,落口爽净,具有\"一清到底\"的特征,乙酸乙酯与乳酸乙酯比例协调,适合新手入门。\n4. 兼香型\n融合浓香与酱香工艺,分为酱中带浓(湖北白云边)和浓中带酱(黑龙江玉泉酒)两类。白云边酒闻香以酱香为主,略带浓香,酱浓协调;玉泉酒则以浓香为基础,尾段呈现酱香,回味悠长。\n5. 凤香型\n以高粱为原料,中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土暗窖发酵。西凤酒是代表,酒体无色透明,醇香秀雅,甘润挺爽,兼具清香的净爽与浓香的醇厚,形成\"清而不淡,浓而不酽\"的独特风格。\n6. 馥郁香型\n以高粱、大米、糯米、玉米、小麦为原料,小曲糖化、大曲发酵,泥窖固态发酵。酒鬼酒是典型代表,其酒体\"前浓、中清、后酱\",一口三香,色清透明,诸香馥郁,入口绵甜,醇厚丰满,回味悠长。\n7. 米香型\n以大米为原料,小曲为糖化发酵剂,半固态发酵。桂林三花酒是代表,酒体无色透明,入口柔绵,落口爽冽,回味怡畅,具有独特的米香风味,适合初尝白酒者。\n8. 董香型(药香型)\n以高粱、小麦、大米为原料,制曲时加入130余种中草药,小曲发酵、大曲串香。董酒是代表,酒体清澈透明,浓郁甘美,略带药香,谐调醇甜,后味悠长,其配方被列为国家机密。\n香型差异的核心逻辑:\n十二大香型的形成源于原料选择(如单粮/多粮)、曲种类型(大曲/小曲/麸曲)、发酵设备(泥窖/地缸/石窖)、工艺参数(温度/时间)及地域环境(气候/水质)的综合作用。例如,酱香型的高温工艺促使美拉德反应充分,生成复杂香气物质;浓香型的泥窖则通过微生物群落赋予酒体浓郁窖香;清香型的地缸发酵则最大限度保持原料本味。\n#白酒 #白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