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6月25日),既是“全国土地日”,又是“全国低碳日”,其“碳路先锋、绿动未来”的主题,正在被酒企深刻践行,一场以酒瓶为核心的“双碳”目标正系统展开。\n \n如果你常年饮酒,一定能敏锐地察觉到,手里的酒瓶似乎越来越轻了。\n \n这是因为许多酒厂都在“减料”,当然,减的不是酒,而是酒瓶。\n \n在酒业环保议题下,产品包装一直是重点,相较于外包装来说,对酒瓶的关注似乎并不多。然而,国内外的白酒、烈酒、啤酒、葡萄酒等各类酒种,近几年几乎都在酒瓶上做文章。\n \n减重、换料、回收……酒企们正尝试用各式各样的办法,从酒瓶里减碳。\n \n酒瓶减重之后,带来的是低碳连锁反应,毕竟酒瓶的重量和体积直接影响原材料消耗、包装材料、运输排放和环境负荷。\n \n啤酒瓶的减重基本已经完成,白酒行业也已经启动,在茅台的带领下,或许未来几年白酒酒瓶将迎来一次大范围的瘦身。\n \n相较于啤酒瓶、葡萄酒瓶的回收,白酒瓶的回收其实难度相当大。\n \n在瓶型上,啤酒和葡萄酒行业相对统一,而白酒的设计相当多样,成千上万种瓶型,在废瓶挑选分拣上就是一大难题,处理成本比普通玻璃瓶高出许多。\n \n此外,白酒的液体残留也是白酒瓶回收的难点,碎玻璃往往会受到污染。\n \n对白酒企业而言,启动酒瓶回收项目,成本投入高昂。\n \n这里的回收并不单纯指成品酒瓶的回收,而是包括废玻璃的回收,其重点,在于“循环”。\n \n当一只酒瓶来源于再生玻璃,成为碎玻璃之后又能以各种形式被利用,酒瓶的生命周期就进入正向循环。\n \n无论是出于实用主义,还是艺术创作,抑或是为了推动环保理念,玻璃酒瓶回收以各样形态上演,无限度延长酒瓶的生命周期。\n \n在酒瓶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设计、生产、回收、循环再造,是一套连贯的系统。例如在设计之初,一只玻璃酒瓶的造型、装饰、涂层等,会直接影响到酒瓶的回收率和处理、再造难度。\n \n优化瓶型及瓶身重量是前提,而提升回收玻璃利用率,基于优化和保护自然资源的理念来设计和使用产品,形成一整套链路,才能真正做到一只酒瓶的绿色实践。\n \n酒瓶中的“双碳”革命,是一个容器向绿而生的蜕变轨迹。\n \n酒瓶虽小,却承载着文明与自然和解的密码,当最后一滴酒饮尽,应当是酒瓶新生命的开始。\n#好酒地理局 #酒瓶 #碳排放 #低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