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红酒课堂丨这些常见的葡萄酒消费误区,你知道吗?

作者:本站编辑      2023-02-02 17:13:13     57

随着葡萄酒在中国的普及和受欢迎程度不断提高,关于葡萄酒的谣言误区也层出不穷。作为葡萄酒爱好者,你一定听过许多诸如“瓶底凹槽越深越好”“螺旋盖不如橡木塞的酒好”之类的言论,那么,他们说的是真的吗?

小犀今天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常见的葡萄酒误区,并辟谣解释一二,供大家聚会品酒时分享和辨别。

1. 瓶底凹槽越深葡萄酒品质越好?

葡萄酒瓶底的凹槽也被称作“碹底”,其出现是因为在人工吹制玻璃酒瓶工艺还不成熟的年代,瓶子底部无法做到平整光滑,工匠们便将瓶子底部做成凹陷状,从而避免底部的尖锐凸起破坏桌面,并提高酒瓶放置的稳定性。同时,瓶底凹槽能够提升酒瓶的结构稳定性和抗压能力,并方便积聚葡萄酒沉淀物,但与瓶内所装葡萄酒的品质没有必然关系

2. 葡萄酒酒龄越老越好?

这个断论也对也不对,不能一概而论。事实上所有葡萄酒都有最佳适饮期,并不是陈年越久越好。

一款葡萄酒会经历成长期、成熟期、巅峰期和衰老期四个时期。那些陈年潜力出色的高端葡萄酒在成长期时香气还没有完全打开,口感略显生涩;而经过一段时间的陈年后,迎来成熟期,香气逐渐打开,口感也渐入佳境;进一步陈年后,酒液中各要素达到完美平衡,香气、风味和口感都达到理想状态的巅峰期;然而在巅峰期过后,葡萄酒的香气和风味会渐渐褪散,口感也会随之变得寡淡。

而因为葡萄酒是有不同档次和价位的,世界上90%以上的葡萄酒适饮期只有1-2年,如那些普通餐酒;大约5%的优质葡萄酒具备5-10年陈年潜力;而只有1%的顶级葡萄酒才具有>10年的陈年潜力。对于大部分普通葡萄酒来说,装瓶后就是适饮期,一两年后便走“下坡路”。因此,需在年轻时尽快享用,以领略其轻盈活泼的个性与新鲜的水果风味。

所以并非所有的酒都能放很多年,那些便宜的酒适饮期很短,过了两年就进入衰老期了,没味了。那些品质高的好酒,倒确实是老酒更好喝。

3. 葡萄酒喝前都需要醒酒?

醒酒指的是将葡萄酒从酒瓶中缓缓倾倒至醒酒器中,让酒液接触氧气,以充分释放出香气与风味、让单宁变得圆润,以达到更好的饮用状态

通常来说,是否需要醒酒要视情况而定。比如酒体饱满、酸度和单宁较高的红葡萄酒以及酒体厚重、风味浓郁的白葡萄酒在饮用前需要醒酒,以帮助葡萄酒更好地呈现香气和口感。而对于一些简单易饮的红葡萄酒、风味清新的白葡萄酒与桃红葡萄酒,则不需要经过醒酒便可直接饮用。此外,一般情况下,起泡酒不用醒酒,还有一些陈年已久、非常老的红葡萄酒也不宜醒酒,如同老年人老胳膊老腿不宜剧烈运动一样。

4. 红葡萄酒不需要冰镇?

关于葡萄酒的侍酒温度,葡萄酒爱好者都知道“白葡萄酒和起泡酒饮用前需要冰镇”,“红葡萄酒在室温条件下饮用”,但这意味着红葡萄酒不需要经过冰镇是吗?而这取决于季节和饮酒所处的环境,一般红葡萄酒的侍酒温度为15℃-18℃,如果在炎热的夏天或热带地区,室温其实远高于18度的,这时将红葡萄酒轻微冰镇至适宜温度,则能更好地展现出魅力和个性。

5. 螺旋盖的葡萄酒一般品质不好?

葡萄酒的品质与瓶塞种类没有必然关系。螺旋盖广泛应用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新世界产酒国,它们成本低于橡木塞,开瓶不需要开瓶器,使用方便,而且降低了软木塞污染的概率。通常来说,螺旋盖密封性更好,有助于保持葡萄酒的果香和风味,适合追求清新果味的葡萄酒。但弱点是透气性不好,对于长期陈年不大适合。不过随着螺旋盖技术的不断进步,螺旋盖的透气性已成可控因素,从而帮助葡萄酒陈年,因此也能用于一些能够长时间陈年的葡萄酒。

如今,我们可在各种不同档次和价格的葡萄酒中找到螺旋盖的身影,其中不乏一些高端名庄。但在旧世界产酒国中,如法国、意大利等,因为文化传统,或是迎合消费者习惯,绝 大部分酒庄仍在使用橡木塞,尤其是一些顶级名庄,从不使用螺旋盖。

6. 甜酒只有小白才喜欢喝?

甜酒并不是只有葡萄酒小白才喜欢喝,一样不乏名庄大酒,可登大雅之堂。事实上,世界上有一些顶级葡萄酒也是甜型的,比如苏玳贵腐甜白、匈牙利的托卡伊贵腐甜白、德国TBA贵腐甜白(逐粒精选枯葡,德国最高等级)、冰酒等,它们馥郁芬芳,风味丰富,并且具有强大的陈年潜力,在古代一直是宫廷也能喝的到的酒。所以,干型还是甜型并无高低之分,甜酒同样受到葡萄酒专业人士的喜爱

7. 葡萄酒有沉淀是变质了?

葡萄酒中出现沉淀属于正常现象,并不是葡萄酒变质所导致的。这些沉淀通常是酒石酸结晶、酒泥以及沉积的色素与酚类化合物等,它们是葡萄酒在酿造或陈年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无毒无害,倒酒时留在瓶底不要倒入杯中即可。不过,如果葡萄酒中出现了絮状漂浮物,且酒液浑浊,则这瓶葡萄酒可能已经变质,不宜再饮用

8. 挂杯越明显品质越高?

葡萄酒倒入杯中后,轻轻晃动酒杯,待酒液绕行数圈后停下,稍等片刻,会看到杯壁上一行行弧形或条形的酒液缓缓滑落,这就是我们说的“挂杯”,又叫“酒腿”或“酒泪”。挂杯一般跟葡萄酒的酒精度和糖分相关。一方面晃杯过程中,酒液中的酒精挥发导致液体表面张力发生变化会形成挂杯。另一方面,葡萄酒中的糖分和甘油等也会影响挂杯。因此,挂杯越明显并不能说明葡萄酒的品质越好,只能表明这款酒的葡萄成熟较高,因此酒精、糖分以及甘油等含量相对较高。而现在市场上一般的葡萄酒都能做到有挂杯,这只是基础,如果连挂杯都没有,则说明这款酒非常单薄。

要判断一款葡萄酒的品质,我们还是得从其平衡性、浓郁度、复杂度及余味等多个方面综合评判。当然,正如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一款酒在经过不同人的品尝后也不会获得完全一致的评价,所有客观评价都只能作为我们挑选酒品的参考。

在微醺中,把自己还给自己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