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已经饱和,如今入局多半高位接盘,不听你就去
国内的 Homebar 文化自23年夏天从上海开始兴起,现在已经遍地开花。虽然我已经成功退出许久,还是有源源不断的新朋友来问我要不要一起合伙重新开一家 Homebar。在25年即将到来的这个时间节点,我明确不建议在一线城市新入局,能劝一个是一个
请不要忽视房间里的大象, 以下都是这个行业的现状:
1.同质化竞争已经白热化,但是客源总数是非常有限的。别看你自家好几个500人,其中80%以上同时也在你的数个对家的圈子里
2.各个品牌质量方差非常大,营收方差也非常大。赢家通吃已经非常明显,大店的社交属性更强,顾客会自发集中到少数几个头部品牌,其他的 bar 现金流会迅速遭遇瓶颈
3.客源流失几乎不可逆,客人一次流失,以后就几乎不会再来。所以运营的试错成本非常高,定价失误、活动暴雷等等小问题经过口口相传很容易引发口碑雪崩
4.客人的需求多样化,导致品牌定位和营收之间的平衡难以取舍。重点聚焦小众群体就和流量无缘,定位大众就会削弱品牌独特性
5.全民消费降级,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都知道破价是大忌,但是各家悄悄在发券、送折扣了。补贴抢客大战已经如火如荼,你的现金能烧多久?
整个行业已经走向红海,真正脱颖而出的都是把社交属性玩花玩活了的店。但许多人忽视的是,做社交是非常困难且专业的能力,不是几个酒鬼凑一起就能做好的。现在绝大多数的 Homebar 已经变成了棋牌室,完全靠着游戏中的真心话大冒险在互相试探,社交效率变得非常低下。再加上国内 Homebar 的客群中,大多数人是不具备主动社交的能力的。无论是我自己的店还是其他店,见过太多(1)全程高冷脸装矜持(2)被搭话的时候默认反应是刷手机(3)玩游戏漫不经心放不下架子 的客人。这就导致只要桌上的主理人分心去工作、短暂离席,桌上的氛围就会落到冰点。谁都不想花钱买个尴尬的冷场,一来二去就不来了。总而言之,在经营陌生人社交方面没有自己独特见解的店,半年必倒
#Homebar #bar #酒吧 #陌生人社交 #社交 #运营 #投资 #酒水 #消费降级 #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