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米希尔丨99%初学者都曾遇到的葡萄酒误区!

作者:本站编辑      2024-04-07 18:51:40     37

    无论你酒龄几何,在最初接触葡萄酒时,你一定或多或少踩过不少雷。它们有的让你损失了一瓶好酒,也有些让你现在想起仍然忍俊不禁……今天就来盘点这些品酒初学者最易踩的雷,你中过几个? (欢迎大家及时补充  

1.挂杯越多,葡萄酒品质越高

    这个真的好多好多客户都问过,挂杯的酒一定更好。不是的!     

    挂杯的多少与葡萄酒的酒精、甘油等含量有关。通常,酒精度高的葡萄酒挂杯时间更长,液柱更粗更密。因此,挂杯程度可以说是反映酒精含量的一个指标。然而,我们并不能说酒精含量越高葡萄酒越好,因此用挂杯来判断葡萄酒品质并不合理

2.葡萄酒兑雪碧 

    国人的最爱=葡萄酒+雪碧。葡萄酒兑雪碧这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种饮用误区。雪碧会稀释葡萄酒的风味,同时雪碧中的二氧化碳可刺激胃壁,加速胃排空的速度,迫使酒精进入小肠,加快酒精的吸收,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3.VDT葡萄酒的品质一定差

    VDT葡萄酒通常品质较普通,价格较便宜。但也有一些酒庄不愿意按照传统法律规定方式来酿酒,喜欢打破常规,酿造出品质独特的葡萄酒,但由于不符合规定,不得不划分为 VDT 级别。

    意大利各产区风土、品种复杂,想要建立标准化的制度难度极其大。意大利传统的产区制度中,等级和品质并不划等号,级别更主要代表的是传统。比如在托斯卡纳,高级别葡萄酒普遍要求主要原料是桑乔维塞,因为桑维塞在托斯卡纳具有代表性意义,是最重要的品种也是产区的形象。然而桑维塞比例高并不一定品质高。

    意大利人天性不喜欢被束缚,敢于创新,富有个性。在酿酒这件事上也一样,拒绝同质化,更注重品质和特色而忽略级别。

4.无醇葡萄酒一定不会导致酒驾

    很多消费者认为:饮用无醇葡萄酒,不会导致酒驾。其实非也!无醇葡萄酒并不代表酒精度为 0,只是酒精含量较低从而被归纳为“无醇”。欧盟规定:葡萄酒的酒精含量不高于 1.2% 即可视为无醇。美国和英国规定:葡萄酒的酒精含量不高于 0.5% 即视为无醇。我国通常默认为不高于 0.5% 即为无醇。因此,过量饮用无醇葡萄酒,也会造成酒驾。

5.向葡萄酒中加冰块     

     在酒吧里,我们常常能见到向烈酒或鸡尾酒中加入冰块饮用的方式,因此有很多人开始效仿,在饮用葡萄酒时也向其中加入冰块。

    殊不知,烈酒加冰块是为了减少酒精带来的灼热感,而葡萄酒本身就没有太高的酒精度,冰块融化后还会冲淡酒的滋味,影响酒的口感,整款酒如同被稀释过一般,索然无味。更重要的是,每款葡萄酒都有自己的适饮温度,加入冰块后很容易改变酒的温度,使葡萄酒丧失了原有的风味。     

    对于白葡萄酒、起泡酒或甜酒来说,适饮温度较低,我们会选择将其放入冰桶中降温,也不会采用冰块这样易稀释风味的方法。    

6.所有的酒都要醒酒

    所有的酒都需要醒酒?NO!没有醒酒or过度醒酒都是人们在喝葡萄酒时经常犯的错误。是否醒酒、醒酒时间都是因酒而异的。

    一瓶新鲜易饮、香气十足的葡萄酒,强行醒酒后只会让它的果香流失,加速氧化。

    一般来说,一款酒的醒酒时间与它的陈酿时间成正比,越年轻的酒需要醒的时间越长,待葡萄酒散发出明快的果香时,这瓶酒也就成功醒好了。当你打开一瓶酒,不用醒已经很棒了,为什么还非要冒着被氧化的风险,多此一举呢?

7.葡萄酒越老越香

    葡萄酒在陈年过程中经过三个阶段:发展期、适饮期和衰退期。而当进入衰退期时,葡萄酒开始解体,酸涩突出,果香消失殆尽,品尝起来会索然无味。 

8.螺旋盖葡萄酒品质肯定差    

    在国内经常被碰到一种现象:很多人总以为螺旋盖葡萄酒就是便宜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很多顶级的葡萄酒都是用螺旋盖来封瓶的,如云雾之湾(Cloudy Bay)等。很多老牌国家比如意大利、法国有些酒庄也开始使用螺旋盖,因此,螺旋盖葡萄酒品质并不一定差。未知全貌,不予置评,一定要打开品尝! 

9.有沉淀的葡萄酒是坏酒 

    如果买酒时发现葡萄酒中有结晶的沉淀,很多人都不敢买,说这种酒已经坏了。其实这种沉淀叫做酒石酸沉淀,是葡萄酒在陈年过程中单宁和酒石酸结合形成的沉淀,对人体无任何伤害作用。如一些顶级老酒,经过数十年的陈年,里面酒石酸沉淀非常多,但葡萄酒并没有坏。 

10.橡木味越重,葡萄酒品质越好   

    千变万化的香气是葡萄酒最迷人的部份之,这些酒香大都来自葡萄本身,但是也有部份来自培养葡萄酒的橡木桶,像香草、奶油、烟熏和木头的香气分子,都是由盛装的橡木桶壁慢慢渗入酒中。这些外来的香味像是装饰在蛋糕上的樱桃,可以让葡萄酒香变得更丰富多变,但却不能喧宾夺主,掩盖了来自葡萄珍贵而自然的香气。 

11.年份好的葡萄酒品质就高 & 年份差的葡萄酒品质不会太好                 

    不同的天气条件,会让每一年所生产的葡萄酒具有不同的风味,虽然年份有好坏之分,但是每个年份都有各自的特色,或均衡、或丰满、或清爽、或强劲结实,都是自然的赐予,让葡萄酒的世界更变化多端。

    虽然浓郁耐久的年份比较受到酒评家的喜爱,但并非只有上好年份才值得品尝,平常年份的葡萄酒风味和价格可能更平易近人,也更适合佐餐。

12.一瓶葡萄酒可以喝一周  

    有些消费者饮用葡萄酒是为了美容养颜,常常在睡前喝一杯,一瓶葡萄酒喝一周。其实开瓶后的葡萄酒会很快被空气氧化,即便是抽真空,放入冰箱中保存,也通常只能维持2-3天。放置一周后的葡萄酒通常会香气消失殆尽,口感寡淡,酸涩突出,因此一般不建议一瓶葡萄酒喝一周。           

13.红葡萄酒一定苦涩   

                                                             

   

    涩感主要是由单宁带来的。葡萄酒的单宁也分为劣质单宁和优质单宁。劣质单宁的涩感会较重,而优质单宁涩感不会那么重,反而会带来丝滑细腻的感觉。如一些顶级赤霞珠葡萄酒,通常单宁较重,但口感却非常平衡,不会带来特别重的涩感,在余味上竟还会带来一丝甜感。
    甜红葡萄酒糖分高,会修饰单宁浓厚的感觉,也不会造成葡萄酒涩感特别强烈,反而会带来甜感。所以红葡萄酒不一定苦涩。    

14.红葡萄酒不需要冰镇

      红葡萄酒的最佳饮用温度为 14-18℃。在炎热高温的夏季,常温下的葡萄酒如果直接开瓶饮用,酒精会快速挥发,掩盖其他香气的芳香性,同时带来强烈的刺鼻感,放大葡萄酒的缺陷,从而降低了品鉴的愉悦感。因此,红葡萄酒有时也需要冰镇一下,口感会更好。  

15.白葡萄酒都是酸的

   白葡萄酒通常都带有酸度,但与葡萄酒中糖度平衡好后,不会显得口感酸,反而会带来均衡细腻柔滑的感觉。同时,白葡萄酒也分为干白、半干白、半甜白和甜白。从口感上而言,通常半干白、半甜白和甜白会带来甜味,不会显得酸度高。因此,白葡萄酒不一定喝起来就是酸的。    

16.白葡萄酒不需要醒酒

    普通白葡萄酒中单宁含量较少,且多半不经过橡木桶陈酿,陈年后也不会有复杂的变化,一般不需要醒酒。而经过橡木桶陈酿的白葡萄酒,单宁结构较为强劲,酒体饱满,层次变化多,常常需要醒酒。

17.白葡萄酒只能配白肉

    白葡萄酒在配餐中,通常都用来配一些海鲜、鸡肉等白肉类菜肴,但经过长时间橡木桶陈酿的白葡萄酒,其酒体厚重,可搭配一些酱汁类的红肉菜肴,如卤水拼盘,小炒牛肉,烧鸭等。因此,白葡萄酒有时也可以配红肉

18.选错杯子

    用普通纸杯和水杯喝葡萄酒,这事你有没有干过?很多第一次喝葡萄酒的人,都认为高脚杯只是一种仪式感,有没有都无所谓。然而,高脚杯的设计并不只是为了感官上的享受。

    透明的杯壁让观察酒液颜色变得十分方便,郁金香型的杯身不仅有利于晃杯,微收的还能让酒中香气集中于此,将鼻子稍微探入酒杯,就可闻到酒香。这些都是普通水杯和纸杯无法做到的。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并不是所有的高脚杯长都一个样。不同的杯型,其实有不同的作用,适宜品鉴不同的葡萄酒。

    经典波尔多杯呈郁金香型,适宜品鉴酒体饱满、风味浓郁的波尔多类型葡萄酒;大肚子的勃艮第杯更有利于闻香,适宜品鉴酒体轻盈的红葡萄酒;白葡萄酒杯容积较小,能够长时间保持低温;笛型的香槟杯,能让我们更好的观察香槟气泡的上升……

    可别再说什么杯子都能来喝酒了,专业的杯子能更好的提升品酒体验。

19.“一口闷”

    无论是啤酒白酒还是黄酒,在酒桌上,总有一些人喜欢“一口闷”,以表示自己的诚意。可当遇上葡萄酒,再用“一口闷”的喝法,或许就不那么合适了。

    与茶和咖啡一样,葡萄酒是用来“品”的,只有“细嚼慢咽”,才能感受到它的美妙与变化。它就像是一本需要静心去读的小说,囫囵吞枣是看不懂它的,也浪费了这一瓶好酒。

20.握杯时握杯肚

    最初喝酒时,也习惯于整个手掌握住杯肚,总觉得这才符合“大口喝酒”的作风。然而,在正式的社交场合中,正确的持杯方式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体验葡萄酒的风味,也能展现个人的素质,使品酒的过程更加优雅。

    葡萄酒有自己的适饮温度,当侍酒师将酒倒入酒杯时,一般温度都会比较合适。此时如果用手去触碰杯体,手上的温度会对葡萄酒产生影响。此外,用手握住杯肚,还可能将指纹留在酒杯上,不利于观察酒液状态。

END
米希尔酒庄
扫码关注
了解更多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