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圣诞市场因高价被贴上了“人间地狱”的标签,7英镑(约人民币64元)一杯的热红酒,没什么市场可言。全球食品饮料通胀肆虐,葡萄酒发达市场的日子也难熬。
©DRINKSBUSINESS
都是寒冬
尼尔森调查显示,原本被寄予厚望的圣诞销售季,英国酒类销售额全线下跌,香槟的销售额比去年降了5.8%。
根据AAWE(美国葡萄酒经济学家协会)数据,法国国内红酒销量仅为上世纪90年代的一半,从1995年的80万千升降到2020年的40万千升。法国葡萄酒人均年消费量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136升降到了40升。意大利人均年消费量也只有42升(约56瓶)。
©QZ
美国作为新世界的代表,同样经历着自1991年以来最糟糕的年份。盖洛普(Gallup)民调发现,在18-34岁的美国年轻人中,仅62%的人喝酒,远低于五年前的72%。
同时,据澳大利亚葡萄酒协会称,截至2023年6月的一年里,葡萄酒出口暴跌10%至18.6亿澳元,是2014年以来最低水平。曾经中国市场对于澳洲葡萄酒行业的价值一度高达12亿澳元,而去年,对华出口仅100万升,800万澳元。但“即使中国取消关税,澳洲葡萄酒行业仍需至少两年才能消化掉目前的过剩产品(相当于28亿瓶葡萄酒)。澳洲生产商还需面对一个完全不同的中国市场。”
与此同时,中国葡萄酒市场持续低迷。自2018年以来,受疫情及国内消费不景气等因素影响,中国葡萄酒消费量连年下降,2020年降至12.4亿升,同比减少17.3%。
疫情过后,葡萄酒商竞相抛货清库存,批发降价、零售折扣,对葡萄酒行业来说,就是血本无归。销量下滑受生产过剩,以及人们的饮酒习惯改变影响,喝葡萄酒的年轻人在哪?
听说第一批00后已经开始养生了,保温杯里泡枸杞,楼道里练八段锦,这种“血脉觉醒”,内卷式养生可不仅限于中国,全球范围的年轻人都开始追求更加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
包括对非酒精饮品的热爱,而法国更是无酒精饮品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从2011到2021这十年,法国18-35岁年轻葡萄酒消费者减少了7%。
IWSR发布的美国市场数据显示,2015年,96年之后出生的一代人中,有40%的年轻人喝葡萄酒(尽管一月仅一次),到2021年,这一群体中喝葡萄酒的仅25%。美国18-34岁年轻人中有52%的人认为,即使适量饮酒仍然对健康不利。
葡萄酒是有钱人的游戏
全球适用
目前在澳大利亚,葡萄酒行业分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阵营。单价低于15澳元(约72元)的低端酒面临压力,过去五年销售降了13%,反观高端产品的销售依然强劲,同期增长了17%。
于是乎,大酒企则纷纷资产出售重组,舍弃低端品牌,向高端市场进军。
夏迪(Hardys)母公司澳洲誉加葡萄酒集团(Accolade Wines)为降低偿债压力,出售了塔斯马尼亚起泡酒品牌艾朗仕(House of Arras)。有传言称,誉加的东家,美国私募投资公司Carlyle集团拟出售其全部葡萄酒资产。
早已完成重大重组的富邑集团,因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客户不再喜欢廉价的低端产品,拟在今年年中前关闭位于维州的卡拉多克(Karadoc)酒庄,该酒厂主要生产禾富(Wolf Blass)、利达民(Lindeman’s)和黄色峡谷(Yellowglen)这些低端品牌。
实际上,葡萄酒走高端化路线已然成为一种全球化趋势。
有报道称,法国酒业巨头保乐力加可能会出售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葡萄酒资产,包括杰卡斯(Jacob 's Creek)和布兰卡特酒庄 (Brancott Estate)。尽管杰卡斯等品牌是保乐力加的重要产品系列,但随着葡萄酒继续向高端化发展,它已成为产品组合中利润最低的一部分。
整个葡萄酒行业一直倡导“喝少点喝好点”。像波尔多一级庄、勃艮第特级庄以及所谓的加州膜拜酒庄佳酿即使在经济不景气的当下,仍然炙手可热,但与基数庞大的大众市场相比,顶层的消费显然微不足道....一些大集团实现从“平民”到“贵族”的华丽变身,是否能一路顺畅,仍有待市场考验。
往期精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