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12月19日,有两位法国酒友“慕名来访”。他们是看了我们的酒的世界地理和威士忌世界这两个公众号后,来找李寻老师交流的。第一位酒友是斯坦利,他是白兰地老酒收藏家。据他介绍,他收藏的最老的白兰地是1792年的,这个酒龄太老了,已经超过两百年。1792年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第四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于1789年),是吉伦特派当政时期。他给李寻的酒吧留下一瓶1982年的雅文邑白兰地,我们得把它当做一个标准样储存起来,以后品鉴使用。第二位酒友是拉斐尔,是一位葡萄酒的专业侍酒师,在中国工作了很多年,中文流畅。
交流之后,李寻老师宴请了两位法国友人,品尝的是我们自己的中国威士忌Nara雪莉桶陈酿威士忌(限量版)和还有酱香型白酒——知己。他们以前喝中国的酱香型白酒比较少,但也比较感兴趣,知己酒的年份比较老了,拉斐尔一口就闷掉了一杯。李寻老师跟他说葡萄酒品酒师一般不这么喝酒,他说是,他喝烈酒比较少,但是这个酒相对来说柔和。他对中国威士忌也非常感兴趣,他们都强烈地感受出橡木桶的香气和风格,李寻老师介绍这款酒是用PX雪莉桶熟陈的,酒龄差不多有6年。他们感受到了雪莉桶的甜香和各种各样的水果香,拉斐尔说还有点西梅的香气。但他们建议可以换一个橡木桶熟陈,在雪莉桶里熟陈6年时间已经非常久了,以后应该放别的橡木桶里熟陈,继续放在雪莉桶里就有点可惜。
在交流储酒容器时,拉斐尔跟李寻老师讲,现在法国葡萄酒也开始用陶缸储存了。我们知道国内有些葡萄酒厂用陶缸储存葡萄酒,那是因为没有那么多橡木桶,法国酒厂为什么用陶缸储存葡萄酒呢?拉斐尔说,这个倒不是因为没有橡木桶,而是在探索新的风格,他们发现陶缸储存的葡萄酒的风格可能更好。陶缸储存酒的问题是容易破碎,如果存在酒库不移动的话,这个基本上也没有太大的影响,所以有些酒厂开始用陶缸储存葡萄酒,一般使用的是1000升的陶缸(即一吨左右的陶缸),法国使用的陶缸主要是意大利产的。李寻老师问他陶缸上不上釉,他说不能上釉。李寻老师就给他推荐了山西壶关的陶瓷厂的陶缸,那个也没上釉。拉斐尔很感兴趣,他没见过陶缸的制作过程,问李寻老师装一吨酒那么大的陶缸是怎么做出来的。李寻老师见过陶缸制作的工艺流程,给他介绍了一下,他很有兴趣,想有机会可以去中国的陶缸厂参观一下。斯坦利对珍稀的高原大麦(青稞)做的酒非常感兴趣,在他的认知里,海拔三千米以上微生物都不能生存了,酒就酿不出来了。李寻老师告诉他三千米以上能酿出酒,我们在海拔3600米的拉萨就酿出了非常醇厚、美味的阿拉嘉宝酒,李寻老师送给他一条阿拉嘉宝酒,让他品尝一下。看来跨国间的文化交流十分必要,因为大家都在互相借鉴一些技术,也都还有不了解的地方,这种跨国的交流,对我们了解世界的酒类和世界了解中国的酒类都很有帮助。这场聚会非常愉快,以后这样活动我们还会持续进行。——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