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购买葡萄酒时,或者拿出一瓶存放了一定时间的葡萄酒时,有时会发现酒瓶中有一些结晶状的沉淀物,且沉淀物的颜色较深,比重较大。那么就会疑惑,这些物质到底是什么?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萄酒的沉淀物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葡萄沉渣,另一种是结晶物质,这也是最主要的一种沉淀物。

葡萄酒中的结晶在葡萄酒的世界里,是普遍存在的。结晶物质主要来源于葡萄酒当中的酒石酸。葡萄酒在发酵时,会因酒精的形成而使酒石酸溶解度下降,而在陈酿时,也会继续发生化学反应,这些反应会造成酒石酸结晶的出现。因此,酒厂通常在出厂前会对葡萄酒进行酒石酸稳定。

此外,结晶石沉淀还来自葡萄酒中单宁酸的沉淀。经过一段时间的瓶内陈年,酒液里的单宁酸也会逐渐地沉淀,在长时间的积累下,就会产生或多或少的沉淀物。除了酒石酸和单宁酸的结晶沉淀外,还有就是葡萄残渣和死亡的酵母细胞。葡萄酒是通过酵母的作用把葡萄汁内的糖分转化成为酒精,酒瓶底端的沉淀物正是这瓶酒中酵母先驱的遗物。虽然葡萄酒在装瓶前会经过除渣、过滤、澄清等工序,但也无法完全除尽酒液里的残渣。

那这些沉淀物对葡萄酒的品质究竟有何影响呢?事实上,葡萄酒含有酒石酸对于酿酒是好事,因为它难以被微生物利用分解,可保持葡萄酒较高的总酸与较低的PH,从而使酒能长期稳定。这些结晶物质都是葡萄酒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生成,当它们生成也就意味着影响葡萄酒口味的不稳定物质已从酒中分离出来,这会使得葡萄酒变得更加纯净,酒体结构更加稳定,口感也更加醇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