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哦

高校老师的福利,不强制坐班(实际心里也是一刻不得闲的)。
今天居家,一早快递上门了,送来一个箱子,还挺沉的。
我还纳闷是不是家人买了什么东西?
打开发现是一箱葡萄酒:枕山。
哦,我马上想到了,是我的大学老同学,如今一位成功的酿酒师寄来的。
不禁思绪万千,这么多年,葡萄酒不曾远离我的生活,今天得空来聊一聊我与葡萄酒的缘分。

那要从上个世纪90年代说起了,哈哈。。。
我高考估分偏低,想着第一批录取的院校肯定是白报,所以报志愿比较随意。
因为家里有几亩果园,选择了农业院校的果树专业,目标很简单,准备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回家种果树。。。
志愿报完就忘了...
直到收到录取通知书...
在那个没有网络、手机还是大哥大的时代,我找出一张地图查大学所在的位置,没有找到...
我被调剂到了发酵工程(葡萄栽培与酿酒方向)...
从此开始了四年大学生活,课上学的东西现在已经记不清了。
留下的印象是学校食堂的凉皮很软、油泼辣子很香;
学校门口的炒面很好吃、还有羊肉泡馍。
还有跟同学在教学楼下打羽毛球、在宿舍织毛衣、去酒厂实习...

转眼四年,大学毕业,我因为一个师兄指点在北京南站投了一个简历(路过北京)。
来到了北京一个葡萄酒企业工作,在酒厂的实验室,日常工作是做葡萄酒的分析化验。
两年半的时候,因为家庭长远规划问题,离开酒企业。
又是两年后,经过努力,有机会重新回炉,开始了研究生的学习,方向:葡萄酒酿造与化学。
又是六年的学习,终于具备了进入高校当老师的资格。
十年寒窗苦,没错,加起来整整十年

来到高校,与葡萄酒的关系变得没那么紧密了,为了适应环境,跳进了食品的大圈。
不错,葡萄酒也是食品

只是不像以前,在酒厂每天定点要品酒,在研究生期间,每年定期会做酒
现在是我自己想品尝酒了
这么多年,葡萄酒像是写进了基因里。
越是不那么强求,我到越觉得喜欢了。
时光流转,经历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人世间的种种无奈。
我越发喜欢上了品尝红葡萄酒,尤其是干红葡萄酒
从入口开始,那丝微微的甜被舌尖感知,这甜很含蓄,嗜甜的人几乎感觉不到。
接踵而来的就是酸涩感,优质的酒从甜到酸、涩的过度会逐渐展开,不会让你觉得那么突兀。
咽下去,你的鼻腔口腔就会充满葡萄酒浓郁的果香、醇香和陈酿香,余味悠长。

品一款干红葡萄酒
就像是品尝人的一生。
儿时的无忧无虑,像是入口的甜,短暂而美好。
年轻时的压力与奋斗,像是渐强的酸涩感,酸涩感构成葡萄酒的骨架,奋斗赋予人生意义。
年老时的经验与满足,像是葡萄酒的余味,让人回味悠长。
一起品酒吧...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