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元山村的展销会

作者:本站编辑      2023-01-09 04:38:56     32

作者:简子

这里是元山村,西南边陲,茶马古道,交通便利。

村头的狗子哥两口子在浙江省义乌市某女装厂打工。

今年受大环境影响,外贸订单毁约,工厂货物堆积如山,老板资金链断裂,发不了工钱。眼看过年了,员工的“过年盘子”却遥遥无期。

老板焦头烂额,嘴上都起了燎泡。会上,老板低声下气跟员工们商议,立出两个方案。

一,愿拿货物抵押的,就给工厂成本价,免费快递到家。

二,不愿意的就等厂里有了钱再发放工资。

狗子哥家住元山村小学隔壁,村小学并入镇中心校,这些年村小就荒芜了。

他想着操场坝、乒乓台闲置多年,何不拿点服装回去摆个摊子换点钱?村里过年放假人多,往年摆摊设点的看着很热闹。

厂里已有四个月没发工资了,没钱怎么过年?

厂里也是烂摊子,既然有这办法,那就死马当成活马医吧?万一赚钱了呢?

说干就干,狗子哥打电话跟村支书、村长商议租用操场。

村长:“你小子想干啥?哎哟,摆摊子呀?乡里乡亲的,谈钱伤感情,租金就算了,你把学校垃圾、操场杂草打整干净就行了。”

狗子一听笑了:“还说不要钱,打整教室、操场要整好多天,你还不如喊我拿1000块!”

村长那边传来极不厚道的大笑:“不要钱不要钱,狗子,老子等你回来!”

原来,村长也是黑心汤圆。

狗子跟厂里签了合同,把两口子该得的工资五万多元全部换算成女装,厂里给打包寄到元山村头。

狗子也是有心眼儿的,跟销售部要了衣服数量等量的衣架,也要求免费快递到家。这样既省了买衣架的钱,还可以当礼物送给顾客。

因为狗子夫妻是第一个签合同的,厂里也就答应了狗子的要求。

看着寄回来的几十个大包裹,堆了大半间堂屋,狗子家里人都愁死了。

狗子哥不慌不忙,请来他干兄弟、表兄弟们,和家人一起砍竹子,搭架子,拉篷布。

忙碌了好几天,一个篮球场大的简易“商场”就搞好了,分成几个区域,还邀请了几位在镇上卖小百货、卖童装的小伙伴也来加入盟销售。

有几个跑乡镇“赶牛儿场”专卖衣服的移动车辆也主动加入。

于是,一场妥妥的有规模的乡村“展销会”就这样促成了。

这天早晨八点正,狗子借用“村村响”大喇叭广而告之:

“喂!喂!好消息,好消息,各位父老乡村,换媳妇儿了,换新媳妇儿了!带上99块钱,带上你家媳妇,过来挑,过来换,包你满意!”

然后又播报:“数量有限,满99元有礼物送,多买多送!”

有的村民已经出门,有的正在吃早饭,有的还躺床上睡意朦胧。这劲爆消息搞得大家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这狗子,又搞啥名堂?”

本着闲着也是闲着,不看白不看的原则,村民陆陆续续到达操场。

村中心操场一下子聚集了几十人,一百多人,两百多人……现场小喇叭循环播放,一时间人流涌动,热闹非凡。

“新媳妇儿?啷个换?”

狗子和他的小伙伴们露出白森森的牙齿,笑得见牙不见眼:“进来看,99块起价,有99块一件的,有99块钱两件的,还有99元混搭几件的,随便挑,随便选,随便换!”

哦?

还能这样干?

放眼一望,满满当当,都是衣服鞋袜,还有不少小玩意儿,甚至还有摊位销售好吃的糖果饼干零食酒水。

看着狗子叫卖的衣服颜色不错,摸着也皮实,99块钱也不贵。

女人们都动心了,双眼发亮,纷纷试穿。自家男人跟着,有人付钱,不买白不买。

快过年了嘛,男人们也要面子,反正也要给自家婆娘和娃娃们买衣服,这既省钱又讨老婆儿女欢心,又照顾了狗子的生意,一举几得,何乐而不为呢?于是纷纷掏钱。

看着换了新衣服的自家女人,眼角眉毛都是笑,脸蛋儿也红扑扑的格外好看,可不就是“换”了个新媳妇儿嘛?

邻居大奎狠狠一拳砸在狗子肩上:“真有你的,你狗子,是个黑心汤圆!”

狗子身体单薄,被大奎一锤老拳砸下来,一个踉跄没站稳,晃了两下差点摔倒:“你轻点,大奎哥,你打瓢官呢!”

“滚蛋,遭你赚惨了,黑心汤圆!”大奎又推了狗子一把,领了礼物,哈哈笑着,带着老婆扬长而去。

狗子又晃了一下,差点崴了脚,知道大奎是故意的,摇头苦笑。

要不怎么说狗子聪明呢?

前几天,狗子就请来退休多年的老校长题写“福”字、写春联,老校长是书法协会资深会员,一手毛笔字村里数第一。

狗子又请自家老妈剪了许多“福”字和兔宝宝窗花。

福利多多,买99元的顾客,送老校长大“福”字一张,买两个99元的加送春联一对,买三个99元的加送老妈的窗花一幅。

一时间,群情激奋:老校长的墨宝多难求呀,平时请他写个春联,你怎么也得表示一下吧?拎点水果蔬菜、打两斤老白干,也是应该的吧?

虽然老校长从来不主动要这要那,送到他家去,他也是再三推辞的。

可是,谁愿意占年逾古稀的老校长的便宜呢?老人家越是谦逊,村民们越是不忍心。

这狗子也真是厉害了,居然请他写了几百张福字、几百幅春联,关键是顾客还可以当场选联当面题写,这是多大的面子呀?

还有狗子的老妈,据说老一辈是北方人,解放初期举家南迁来的。别看她一把年纪,那剪刀功夫,可是“朝天门擦皮鞋,有两把刷子”的。

可谓一纸难求。

因为人家不卖窗花,谁会无缘无故去耽误老人家呢?

当然,村里有人结婚去请她,大娘还是非常乐意帮忙的,也从来不提什么报酬。

也有跟着老人家学习剪窗花的,可是年轻人没有耐心,心急火燎没几下剪坏了就放弃了。

老人家也不着急,有人想学她就教,有人想要她也剪,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动动手指还能预防老年痴呆不是吗?

狗子居然说动他老娘来现场剪纸,村里人都心动了。

操场上人来人往,狗子哥竹架上的衣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慢慢减少。

几天的功夫,狗子早已收回成本(四个月的工资)。

几个帅哥满脸堆笑,叫卖声越发清脆悦耳,商议着明年是否不打工了,或者合伙做点小买卖?

(附~需要剪纸的家人请在文末留言,付快递费、地址电话姓名即可领取简氏剪纸“福”字一对)

作者简介简子(原名简映竹,简贵莲)生于綦江区高青九龙峡,綦江文化馆文化志愿者,綦江博物馆文博志愿者,綦江区非遗“简氏剪纸”第15代传承人,喜爱剪纸、布艺、古琴,爱分享大山里的故事。相约《僰俗》,与你同行。








僰俗》征稿启示:

欢迎众亲踊跃投稿。字数300--500字,地区不限,题材:诗词、散文、记叙、小说和视频等;内容:美食、美景、人文、地理、民间故事和技艺等。

大家记得帮点右下角的“好看”,

可以让更多人看到 ⬇️

PS: 公众号偶尔会发点广告,各位小伙伴看到的话,麻烦帮忙花几秒钟时间点进去翻一翻,这些是对小编最大的支持!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