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会展行业在全球的蓬勃发展,整个会展经济市场更加趋于专业化、规模化,以及高度的信息化和市场化。可以说,会展行业为经济和市场引流,对于有着巨大市场潜力的中国来说,几乎是必然的核心经济形式。
近几年来,我国展览行业迅速发展,成为了展示市场和经济的最大平台。今年五月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发布的《2022年度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举办线下展览总数为2572场。
数量很可观,但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各种名目繁多的“展”“会”充斥市场,良莠不齐、真假难分,让参展商高兴而去却失望而归。在五花八门的展会活动中,如何练就一双“慧眼”,避开各种陷阱呢?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了解展会背景和主办方情况:在选择参加展会前,需要了解该展会的背景和主办方情况,包括展会的主题、规模、参展商数量、主办方资质等。这有助于判断展会的专业性和可信度,避免被一些不法分子所欺骗。
第二,仔细核实参展商资质和信誉:参展商的资质和信誉是保证参展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选择参展商时,需要仔细核实其资质和信誉情况,可以通过查询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或者参考其他参展者的评价和口碑来了解参展商的信誉情况,避免与不良参展商合作。
第三,注意签订合同和支付方式:在选择展会服务时,需要与主办方签订正规的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同时,需要选择正规的支付方式,如银行转账或第三方支付平台等,避免现金交易和直接打款给个人账户等不安全的方式。
第四,防范安全风险:在参加展会时,需要注意防范安全风险,如保护个人财物安全、防范电信诈骗等。需要提高警惕,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要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和密码等敏感信息。
总之,防范展会猫腻需要仔细核实展会和参展商的资质和信誉情况,注意签订合同和支付方式,防范安全风险。同时,也需要提高自身的警惕性和保护意识,避免被不法分子所欺骗。只有把展会中所存在的猫腻根除掉,我国的会展业才能健康的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