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会展经济的“泡沫”,该如何戳破?

作者:本站编辑      2023-11-08 18:48:29     34

近年来,各大城市召开的国际会议和展览会此起彼伏,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已经初具规模的会展经济为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经济维度来看,根据国际经验,一次展会带来的交通、商业、餐饮、住宿、旅游等相关产业的产值与展会本身的收入之比为9:1

从社会维度来看,展会的社会效益也是无法估价的,它能起到推广和展示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作用。而且,展会在产品销售中也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曾有官方调研统计,通过参加展会实现的商业销售所占成本,仅仅是没有采取展会促销方式的商业营销耗费成本的50%。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举办会展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会展业也受到世人的广泛重视。

然而,在会展业办得红红火火的同时,也有不少问题令人担忧:一些城市借办展览会之机,大兴土木,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浪费;有些展览会泡沫太多,表面成交量很大,但实际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却又低得惊人,有相当一部分是“人情协议”,偏离了办展览会的初衷;会展办得太多太滥,许多展览会不仅题目撞车、内容雷同,而且规模小、质量差。要知道即使实力再强的企业,也不可能参加所有同类型的展览会;而观众面对内容相似的展览,将感到索然无味……

据共研网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展览馆场馆356座,较2021年增加65座,同比增幅22.34%;2022年全国在用的356座展馆的室内可供展览总面积为1525.46万平方米,较2021年增加301.04万平方米,同比增幅为24.59%。这些数据表面上看反映出我国会展业发展势头的迅猛,但由表及里,却经不起推敲。这些数字背后的“有效利用率”究竟能有多少?里面隐藏着多少“泡沫工程”?这些问题恐怕还值得我们“会展人”去深思。

笔者认为,发展会展经济是有严格条件的,并非每个城市都可行。像北京、上海、广州、苏州、成都等一、二线的国际大都市,由于其有着雄厚的物质、经济等条件作为基础,而且还有着庞大的需求市场,所以这些城市在发展会展经济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但在三线及以下城市,要发展会展经济就要审慎地考虑了。目前在一些城市跟风办展现象严重,急于靠办展办会来发财致富,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一些地方政府把办展办会当成政绩工程来办,好大喜功、华而不实。另一现象就是现在的会展牌子越叫越大,“国家级”已经不稀奇,动不动就是“国际展”。这一方面说明会展的影响力与辐射面在扩大,另一方面,恐怕也得承认有不少是“扯虎皮作大旗”

这些现象的出现不能不让人对会展经济进行冷静的思考。泡沫总会破灭,即使没有一个人有勇气将它捅破,有一天膨胀过度的泡沫还会自行破灭的。但是,泡沫破灭得越晚,将来为之付出的代价也会越大。国内展览业只有朝着质量提高、规模扩大、影响力提高的方向努力,才能使会展经济蓬勃发展,否则会展经济不能走得更远。

那么,我国会展业如何遏制这些“泡沫”现象的滋生,使会展业朝着健康方向发展呢?

笔者认为,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需要加强会展经济的规划和监管。政府应该从政策法规入手,制定科学的、符合我国实情的发展规划,引导会展经济的发展,同时加强对会展活动的监管。

其次,需要加强会展经济的创新和进步。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强合作,顺应当前行业的发展趋势,推动会展业向着“绿色无废”“数字化”的方向进行改革创新,也要与相关产业协同发展,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产业的优化,不断提高会展活动的质量和水平。

最后,需要加强会展经济的宣传和推广。通过各种渠道和平台,宣传和推广会展活动和当地产业优势,吸引更多的参展商和观众参与其中。同时会展活动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关系到参展商和观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因此,也要加强品牌建设,吸引更多的参展商和观众参与其中。

我们“会展人”在大力推动会展业发展的同时,应当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不能脱离的现实情况去肆意乱为。否则,即便会展经济解除了成为“泡沫经济”的风险,也有可能成为“跟风经济”或者其他不良现象。在“会展热”的情况下,要想让会展成为本地经济亮点,必须挖掘特色、找准市场。展览会的成功,还应该看它是否能激起市民的最大参与度。如果老百姓漠不关心,这样的会展只能是劳而少功。

编辑:韩明强
审稿:金立刚



END


BREAK AWAY
往期推荐
01
同类展会乱象该如何破局?
02
跟风办展几时休?
03
绿色会展离我们还有多远?这个问题你有想过吗?
CHANNELS
中外会展视频号



扫码关注最新动态

中外会展网:www.zwhz.com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