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源:中国进口博览会官网
11月5日,第六届进博会于上海成功开幕。本届进博会共有超过3400家参展商和近41万名专业观众注册报名,全面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展览面积约36.7万平方米,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数达289家,超过历届水平。
此次进博会有哪些新亮点?释放了哪些信号?
第六届进博会有哪些新亮点?
来自 154 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来宾
齐聚本届进博会
国家展有 72 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集中展示
企业展吸引来自 128 个国家和
地区的 3400 多家企业参展
已注册的专业观众近 41 万名
虹桥论坛参会规模预计将超过 8000 人
2023年的进博会将有442项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首次公开亮相

多项规模创新高 “朋友圈”不断扩大
本届进博会的第一个亮点是多项规模创历史新高,“朋友圈”不断扩大。2023年参展企业超过了3400家,参展国覆盖五大洲。11个国家首次参加国家展,34个国家首次参加线下展。
全球十五大整车品牌、十大工业电气企业、十大医疗器械企业、三大矿业巨头、四大粮商、五大船运公司悉数到场。不少国家也派出了最大规模或最高规格的代表团参会。其中,美国农业部将首次率代表团参加进博会。

企业展展览面积创新高
企业展展览面积达36.7万平方米,特装展台面积占比近95%。参展的世界500强、行业龙头企业以及创新型中小企业,数量均为历届之最,创新孵化专区展览面积和项目数量较上届增加一倍。
据介绍,除了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和美国谷物协会的独立行业展馆外,本届进博会还设美国食品与农业展馆,由17家参展商组成。展会期间将重点推介来自美国加州、爱达荷州和佐治亚州的农产品和农业科技。与此同时,现场还将举行农产品等领域的采购及合作签约仪式。

技术创新升级 众多新产品首次亮相
技术创新不断升级。2023年的进博会将有442项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首次公开亮相。其中,既有可以主动提供动力的假肢膝关节,又有具备国际领先水平的衰老抑制剂。每一项都值得期待。

重量级嘉宾云集虹桥国际经济论坛
本届虹桥论坛将围绕四大板块:
开放发展
开放合作
开放创新
开放共事
作为进博会重要组成部分,第六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11月5日同步开幕,2023年将举行22场分论坛。参加论坛的国际组织包括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际贸易中心、工发组织等。

上海团“首单” 达成3亿美金
11月5日下午,上海市交易团“首单”产生。来自青浦分团的采购商达成3亿美元采购订单,将拓展电子、交通运输、新能源等相关产品的下游市场。这是2018年首届进博会以来,青浦交易分团连续6年签下的上海交易团“首单”。
第六届进博会释放了哪些信号?

信号一:国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
六年来,进博会已成为世界了解中国开放政策的重要窗口,见证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从“全面深入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到“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打造开放新高地”,再到“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扩大优质产品进口,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此前,在进博会开幕式上,习近平多次宣布中国系列重大开放举措。几年来,这些务实举措接连落地,有效实施,不断深化。
本届进博会,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开幕式上又表示“实施全国版和自贸试验区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打造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等更多高能级开放平台”,等等,持续释放中国对外开放红利。
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叶玉看来,中国领导人在进博会上频频点题“开放”并宣布开放新举措,向外界传递出“未来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的鲜明信号。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表示,近些年中国相继推出一大批新的开放举措,进一步完善外商投资法律体系,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保障,也让世界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中国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

信号二:中国开放机遇与世界共享
“开放”始终是进博会的重要关键词。六年来,进博会以开放姿态“牵手”世界,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欢迎与认可。
习近平致信强调,“希望进博会加快提升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功能,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充分发挥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作用,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共享的大市场”。
进博会一直是“中国与世界的双向奔赴”。许多参展商从“试试看”到“年年来”,众多展品从“首发首秀”变“热销爆款”……前五届进博会展示了超过2000项代表性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累计意向成交额近3500亿美元。
本届进博会上,全球十五大整车品牌、十大工业电气企业、十大医疗器械企业悉数到场,超过400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集中展示。
陈凤英指出,进博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经济的新脉动,为世界经济“输血加压”,也为外国企业深挖中国广阔市场潜力提供了重要平台。
“以进博会、服贸会、广交会、消博会为代表的一系列重要展会,已成为共享开放机遇、扩大经贸往来的重要平台。”叶玉指出,在当前有的西方国家鼓吹“脱钩断链”“去风险化”背景下,中国以开放姿态欢迎世界共享中国发展机遇,给多重风险挑战下艰难复苏的世界经济带来暖意、注入信心。

信号三:对外开放仍是中国发展的关键一招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强调“开放”的重要性,并曾明确指出“对外开放是中国发展的关键一招”。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推动世界经济共同繁荣发展。
今年恰逢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下一步中国将如何推进对外开放是外界关注的焦点。李强在本届进博会开幕式上表示,中国将持续推进“市场机遇更大”“规则对接更好”“创新动能更足”“包容共享更强”的开放。
“中国的现代化成果是在开放中取得的,也必将依靠开放走向未来。”陈凤英表示,新征程上,对外开放这关键一招有助于中国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释放新的改革红利,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叶玉看来,高水平对外开放是中国破解发展问题的重要动力。此次中方表示从四个方面持续推动开放,相比从前开放的力度会更大、格局会更优。中国高层在进博会上再次点题“开放”,恰恰充分表明对外开放仍是中国发展的关键一招。


进博会是中国为全世界提供的一个促进交流、加强合作的全球化平台。通过与该平台的深度合作,促进更广泛的商业交流,是卓佳集团一个重要使命。卓佳邀请近百家外资客户作为专业观众参加今年的进博会。作为联通外国企业走进来,及协助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桥梁,卓佳将继续深耕专业领域。


往期推荐
聚焦进博会 | 第五届进博会圆满闭幕,累计意向成交金额735.2亿美元
更多信息,欢迎持续关注卓佳公众号或联系:
communication.china@cn.tricorglobal.com
关于卓佳
让国际业务扩展变得轻松简单
卓佳集团(卓佳)是亚洲领先的业务拓展专家。我们的战略总部设于香港,全球办事处遍及22个国家/地区的49个城市,拥有3,000+名员工,服务逾5万家客户。
成立于2000年,卓佳致力于协助外商投资企业在华拓展业务,并助力客户进驻亚洲及海外市场。卓佳服务网络覆盖大中华区17个城市,专业人员约1,200人,含资深的领导层及专业资质人员,为海外和国内上市公司、私有企业与私募基金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
企业合规
商业模式选择咨询、实体设立、银行账户开立及管理、业务拓展/紧缩/终止咨询、受托代管服务、尽职调查及健康检查、企业合规及秘书服务、特许牌照及知识产权申请等
商业服务
会计及财务报告、资金及支付管理、财务规划与分析、税务咨询及合规、人力资源及薪酬管理、外籍员工就业及签证申请、流程自动化咨询、员工持股计划等
投资者服务
新股上市及证券登记、企业信托及债务委托服务、财富管理、企业并购重组
跨境投资
ODI备案、外汇登记、海外投资移民、国际贸易咨询、海外置业规划等
基金服务
管理人及基金设立、基金行政管理、境内外SPV设立
点赞及“在看”分享给更多朋友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