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一别42年后,是我一直向往的故地,那里不仅是我在军营挥洒青春的第二故乡,还有那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百年栈桥、美丽崂山,更有那闻名遐迩的青岛啤酒。青岛,是一个充满海洋韵味和欧洲风情的城市,充满了独特的魅力。这次42年重返青岛,在战友的陪伴下游览了八大关、栈桥、五四广场、海军博物馆、胶州湾跨海大桥、青岛啤酒、奥帆中心……每一个景点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特别是青岛啤酒博物馆,勾起了我对青岛啤酒的一些温馨记忆,让我仿佛进入了一个充满海风与啤酒故事的梦中,这个城市的美景和特色让我陶醉其中。我虽不是酒仙,也非似洒如命的洒神,偶尔三朋四友相聚喝点,也是时常发生的。或许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的缘故,在所有酒类中,我比较偏爱白酒。感觉三杯下肚,飘逸似仙,酒那东西,看起来像水,尝起来辣嘴,喝下去闹鬼,半夜起来找水,早晨起来后悔。
时间追溯到七十年代末期。那年我离开桑梓,应征入伍来到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从那以后认知了青岛啤酒,逐渐对青岛啤酒也产生浓浓的情愫。在那物质十分匮乏的年代,青岛啤酒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即使在青岛也是一瓶难求。在四年的军旅生涯中,逢年过节,官兵同乐也只能喝散装的青岛啤酒,瓶装的都是凭票供应。1981年我回家探亲,想方设法托人买了12瓶青岛啤酒,如获至宝,千里迢迢带回四川,自己舍不得喝,至爱亲朋一户送一瓶,似如当今的国酒茅台。在离家的最后一天,父母准了一桌丰盛的午餐,每人倒了一杯青岛啤酒,举杯共饮,品茗小酌。众所周知,青岛是中国啤酒的故乡,而青岛啤酒是国际知名的品牌。这次重返青岛,我专程前往了青岛啤酒博物馆,探寻了啤酒的历史和制作过程。人们常说青岛有两种泡沫,一种是大海的泡沫,一种是啤酒的泡沫,两种泡沫皆让人陶醉。这次亲临啤酒博物馆,使我大开眼界,真正了解了青岛啤酒的精髓。
青岛啤酒博物馆,位于青岛市登州路56号,由青岛啤酒百年前的老厂房、老设备改扩而成,是青啤公司投资2800万元建成的国内唯一的啤酒博物馆,展出面积达6000余平方米。博物馆以青岛啤酒的百年历程及工艺流程为主线,浓缩了中国啤酒工业及青岛啤酒的发展史,集文化历史、生产工艺流程、啤酒娱乐、购物、餐饮为一体,融知识性、娱乐性、参与性等为一身,2020年12月,被评为第四批国家一级博物馆。青岛啤酒博物馆内分三大板块,A馆:与历史对话——百年历史文化陈列区,B馆:与经典相遇——青岛啤酒的酿造工艺,C馆:与世界干杯——多功能互动休闲区。博物馆内图文并茂,主要展示和介绍青岛啤酒厂由德国人占领青岛后建立,后被日本购得,最终回到中国人手里创造辉煌的百年曲折历史。
馆内还介绍啤酒的生产过程,这里陈列着生产啤酒的主要原料、建厂初期的老设备以及现代流水线,展品包括各种麦芽,辅助原料啤酒花,糖化车间,发酵用的发酵池和大木桶,把啤酒装入瓶中或罐中的包装线等等。使人倍感兴奋,眼豁然开朗的是C区即多功能区,这里主要设有娱乐项目,包括骑自行车与3D画面互动的游戏、醉酒小屋、青岛啤酒吧和纪念品商店等。每一个购买门票的游客,博物馆都会免费赠送一杯原浆啤酒,一包啤酒豆,一杯生啤酒,分两次给游客品尝。在这里,人们不仅能品尝到用原始工艺酿造的新鲜啤酒,还可以走进青岛啤酒博物馆,在历史和现实的转圜里,感受到啤酒工业的无穷魅力。品味着新鲜的青岛啤酒,我沉醉在麦香和苦味的滋味中。啤酒是青岛的一大特色,也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在这里,啤酒和美食相得益彰,令我陶醉不已。其中,原浆啤酒是没过滤过的啤酒,泡沫很多,味道浓郁,其保质期只有24小时,所以,真正品尝到的人很少。游览完毕,游客们可以到酒吧品尝生啤以及各种青岛啤酒或者到博物馆门口的登州路啤酒街开怀畅饮。驰名中外的青岛啤酒,已经演变成了青岛的城市名片。青啤博物馆巧妙的利用了百年德式建筑,一砖一瓦,一窗一棂都彰显了中西建筑的融合之美,建筑本身就是一幢美丽的博物馆。
一杯青啤,青岛红了,青岛啤酒作为这座城市的基因,以其独有的啤酒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而青岛人的幸福三宝,喝啤酒,吃蛤蜊,洗海澡也逐渐成为青岛这座城市一张新名片。在青岛的大街小巷,青岛啤酒成了城市中独具魅力的靓丽风景。青岛流行“三大怪”,其中之一就是啤酒装进塑料袋。因为这里盛产啤酒,男女老幼最钟爱的是打上一袋散啤,买上几斤蛤蜊,来盘花生米,那是最好的下酒菜。或是在家里独酌,或是与朋友欢聚,都别有情调。 青岛啤酒,“饮”出生活的五彩斑斓,“饮”出人生的春华秋实。人生就像一杯青岛啤酒,苦涩与甘甜交织,色彩与味道并存。愿青岛啤酒的明天与世界同醉,与激情共舞。刘兴国,花甲有四,当过知青,任过老师,穿过军装,当过医生,爱好文学。退休四年,重拾笔墨,预防痴呆,乐在其中。《当代巴山文学》出品
主编:登哥
声明:本平台作品的部分音乐来源于平台推荐;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让更多读者获得相关文学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本平台将尽快删除,谢谢您的支持!
《当代巴山文学》投稿须知:
1、必须是原创首发作品;
2、所有投稿作品将择优陆续在《当代巴山文学》微信公众号上推送,投稿者需承认《当代巴山文学》对其原创作品版权的使用权;
3、投稿作者请自行关注《当代巴山文学》微信公众号,添加主编微信工作号:13882851456直接微信投寄。投稿时一并寄上作者照片一张,个人简介一份,并附上创作感悟;
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特别欢迎各行各业劳动者投稿,特别欢迎新人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