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农村酒席怪像,饭菜都抢着打包,啤酒白酒没人动,这是做客的规矩

作者:本站编辑      2023-10-30 09:44:42     29

“金九银十”是丰收喜庆的日子,每年的农历九月和十月,农村的大部分庄稼都已经收获,天气不冷不热,这个时候是婚礼扎堆的时候。

作为一个在农村老家有很多亲戚的人,近段时间接受到了不少邀请,也去参加了几次婚宴,农村的婚宴确实要比城里热闹和喜庆,虽然饭菜的摆盘样式和食材的名贵程度未必比得上城里大酒店的,但是实惠量大这点是城里酒店比不了的,不像酒店里的饭菜几筷子就见底了。

农村酒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参加酒席的宾客都会自带一些包装袋,酒席上的饭菜会打包回家,这也是一个好的传统。

因为以前生活水平不高,所以农村有“吃一席,饱一集”的说法,而参加酒席的人又不能一家全去,来的都是客,因此带点饭菜回去给家人吃,让家里人也沾点喜气,这个也是办酒席的人家特别高兴的事,也愿意宾客这么做。

近些年农村的酒席变化也挺大,主要体现在这3个方面:

1、现在的酒席饭菜质量越来越高

农村办酒席来的都是乡里乡亲和亲朋好友,现在农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办酒席的人家都认为,难得把这么多亲朋好友聚在一起,所以饭菜质量必须要高,不少人认为“这些宾客难得端一次自家的饭碗”,因此不能办得太差。

现在很多农村酒席的质量和菜式都不次于城里的酒店,而且在菜量上要大于城里的酒席,就是这个原因。

2、白酒啤酒很少有人喝

参加酒席的人也不像以前有那种喝酒喝起来没完的人,大多数时候酒席上的白酒和啤酒都成了摆设,即使平时特别爱喝酒的人,参加酒席也很少喝酒,因此现在的农村酒席结束得特别早。

白酒啤酒喝的人越来越少的主要原因,还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的素质都提高了,不想在这样的场合里喝酒,以免让人笑话,而且农村现在的事也很多,参加完酒席还要忙自己的工作,所以喝酒的人变得越来越少。

3、酒席散得特别早

农村的酒席特别讲究良辰吉日,一般必须在中午12点前开席,由司仪来主持一下,然后仪式过后就上菜开席,一般都是选择11点中几个逢8的时间点,比如11:18、11:28等。

因为农村的酒席现在也都是“一条龙”服务,所以只要一上菜就是一下子全部上齐,这样的好处就是避免了客人等菜,菜一下子上齐也会保证饭量大的人不至于挨饿等菜。

不过一般菜上齐以后,基本上就开始有人离席,尤其是约定俗成的“送客菜”上桌以后,比如有些地方“送客菜”是丸子,也有的地方是鸡蛋汤或鱼,这菜一上桌意味着菜齐了,很多人也就吃得差不多开始离席了。

农村酒席饭菜都抢着打包,为何白酒和啤酒没人动,其实这是做客的规矩

农村酒席上打包饭菜的很多,甚至有些人菜一上桌就开始打包,或者几个人直接给一桌子饭菜给分了,但是白酒和啤酒却几乎无人打包,主要原因还是农村做客约定俗成的这3个规矩。

1、酒水在宴席上的意义

“无酒不成席”是民间传统的讲究,即使来宾不喝酒,但是酒席上也要摆上酒,因为这寓意着长长久久和地久天长,尤其是婚宴这样大喜的日子。

婚宴上的酒即使开瓶后没有喝完的白酒和红酒,来宾也不能给拿走,因为这意味着把主人家的喜气拿走,毕竟参加婚宴叫“喝喜酒”,而不能去拿人家的喜酒。

婚宴上剩下的没有喝完的喜酒,都会被主人家收集起来,等到婚宴结束以后,用来自饮或给关系特别近的亲友。

2、参加酒席讲究的是礼尚往来

农村参加酒席在很多地方叫“走来往”,因此不论农村还是城市,宾客来参加酒席都是属于有来有往,“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如果酒席上拿别人的酒,那么也会被有样学样,这个是做客的大忌,平时的宴请也没有客人拿别人的酒的,这就是一个流传下来的规矩。

3、酒水的用处很大

一般办酒席的人家都会购买大量的酒水,而如果用不了的话是约好返还退钱的,这个是大家都知道的,酒席打包饭菜因为留下来吃不了会坏掉,而酒水没开封的可以退掉或者作为礼物转送他人,因此婚宴上打包别人的酒水就有贪便宜和拿别人钱的嫌疑,这自然是被不耻的。

婚宴打包饭菜是因为剩饭剩菜有余财的寓意,也有沾喜气的意思,而酒水因为能够长期保存和留作它用,所以懂事的人是不会去动的,这是约定俗成的做客规矩,里面也蕴含着做客的道理。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