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第109届全国糖酒会和第19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几乎在同一时间举办并相继落下帷幕,面对行业两大重量级展会,“观展的没有参展的多”是大家的普遍印象。

白酒两大行业重量级展会略显寂寥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行业展会,有着中国食品行业“晴雨表”之称的糖酒会,行业分量和影响力不言自明,尽管秋糖本就不如春糖规模大,但今年在深圳举办的秋糖会委实冷清的出人意料。

有现场参与人士表示,以往通过各个交通枢纽到达举办地,便能明显感受到糖酒会期间从酒类品牌到食品品牌的各类大面积广告和品牌展现,但本届秋糖从机场、地铁等主要公共交通与户外均很难见到相关的展会和品牌氛围。
外部氛围不够,秋糖会现场也让参展企业倍感寂寥。
参展人士指出,在秋糖会的酒店展,几乎所有一线品牌及头部酒商均悉数缺席,而在12日-14日的正式展,尽管有茅台、五粮液、汾酒、泸州老窖、习酒等酒企现身,但仍有相当一部分白酒品牌缺席。

据公开报道,在秋糖会召开前,主办方预计观展将超过30万人次,最终三天正式展会总人数超25万人次——这一数据好于过去三年的秋糖会,但与2019年天津秋糖会仍有差距,当年有超过30万人次到场。
国泰君安研报称,受部分头部企业未参展、同期酒博会分流、经销商观望情绪等因素影响,秋糖会主会展热度高于2022年糖酒会、但不及2023年春糖,现场成交情况一般,酒类论坛热度有所下降。
另一边,同期举行的上海酒博会,虽然各大名酒齐聚现场,还有贵州茅台、泸州老窖、洋河股份等知名酒企的一把手站台演讲,但绝大部分品牌都没有发布新品,展厅的人气也不及上半年的春糖会。
知情人士表示,秋糖会、酒博会已经是近几个月来相对最热门的展会了,下半年以来,一系列酒行业展会都面临着“观展人没有参展人多”的情况。

市场遇冷信心不足累及两大展会
有业内人士分析,展会遇冷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市场清冷,即便是备受看好的中秋、十一双节,也没能挽回白酒市场的信心。
有券商在秋糖会总结研报中就指出,当前市场对于白酒三季度、四季度业绩以及明年的走势仍然存在担忧。

事实上,受大环境影响,市场信心不足早在上半年举行的糖酒会和酒博会上就显露出苗头。
中国酒业协会市场专业委员会开展的《2023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调查显示,参加2023上半年酒博会、春糖会后的厂商、经销商、零售商在参会后有交易,且交易量达到预期的仅占16.13%。
受此影响,越来越多的参展商和观众对于原本糖酒会的招商、选品已经不再看重,更多是来观察最新的行业趋势,并与全国的同行进行行业信息的交换与交流。而这一趋势也已持续多年,未来或许将进一步强化。

谨慎乐观看待新一轮调整周期
白酒行业进入新一轮调整期,已成为共识。
因市场消费需求降低、消费降级等原因,今年以来,白酒动销不理想,库存过高始终困扰着经销商,即使被寄予厚望的中秋国庆,最后也是让人空欢喜一场。

业内人士认为,近几年白酒行业突飞猛进,高速增长过程中产生的生产、流通等问题和矛盾如今集中显现,白酒产业已经由增量发展时代进入到存量竞争时代。
新周期之下,如何守住自己的阵地考验着酒企掌舵人把握趋势、整合资源和突破创新、构建自身优势的能力,未来“机遇与压力并存、乐观与焦虑并存”的态势将继续存在。
2023年已接近尾声,酒企仍面临诸多压力和不确定性,市场何时能够恢复活力?去库存何时能取得突破性进展?更多人处于“谨慎乐观”的态度。
注:文章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