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珍酒有可能上千亿市值吗?”
最近买了珍酒15,看到包装箱上的时间是2023年7月,看来珍15的动销良好,库存压力消化的差不多了,三季度业绩应该不错。这家企业在进入港股通前就让朋友买了,现在涨了不少,但依然还看好这家企业。为此,还把网上关于吴向东的视频都翻出来看了一遍。不得不承认,做营销出身的吴总,口才和表达力都是一流。在白酒行业深耕27年,对行业的认识也确实不一般。最近,看到吴总前两天的发言,有助于我们了解和判断当下的白酒行业。
第一,白酒是品质之争,更是品牌之争。看高端白酒企业,动辄80-90%的毛利率,这些高端白酒在原材料的投入上相差没有想象那么大,最后酒的品质也没价格那么大的差别。因为高端白酒更多承载的是社交属性,品牌的号召力远比品质更重要。简单就是你认为这酒值多少钱不重要,被宴请和被送礼的人认为这酒值多少钱才重要。在这一点上,吴总做金六福起家的时候就知道了,当然后面还推过其他品牌(包括珍酒)。品牌不是多打广告多花钱就行,也要讲天时地利人和。现在的酱酒热就是天时,上市就是地利,人和要看管理层接下来几年的表现了。
第二,产量和库存是硬道理。珍酒建厂的原因就是茅台产量不够,为了落实伟人“1万吨”的号召,原厂人马加原厂工艺和设备,从茅台镇到遵义汇川,结果是搞出来一个差不多的酱香酒。可能珍酒和茅台在口感上有差别,但这种差别估计很多人是喝不出来的。这又说到品牌的影响力了,还是回到产量上来。
吴总最新的讲话谈到:珍酒当前产能已达4万吨,产能实力在贵州酱酒企业中稳居前三。同时,优质基酒储能已达到6.5万吨,预计到“十四五”期末,很快会超10万吨。珍酒李渡计划每年固定扩产5000吨,当前资金充足,是否会在此基础上再加码,将视具体市场环境决定。
消费品最重要的就是跟踪价和量,价格其实是由品牌力决定的,品牌强的时候产量要能跟得上,特别是酱香酒生产周期长,不能脱销白白交出市场。当然也不能品牌烂了,滞销压库存。吴总对珍酒是很有信心,上市融资的主要投入就是在扩产上面。当前珍酒产能已达4万吨,几乎完全替代外购基酒,这点在利润上会有反应。
除了产量之外,基酒储能也是重要指标。白酒也会有周期,好的时候多卖酒,差的时候多屯酒。企业比拼的是资金实力,能否存酒扛过寒冬期。白酒的库存不但不会坏,还会增值,实在是生意模式上赚了天大的便宜。
第三,小结。你不能问理发师要不要理发,但可以问理发师理发行业是否景气。吴老板卖酒自然吆喝酒,珍酒当前市值375亿港币,和水井坊、酒鬼酒、剑南春等区域品牌一个档次。比起习酒、郎酒这些酱香企业,还是有较大差距。珍酒能成长为一个全国性品牌,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吗,可以的话,那么千亿市值还是有机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