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之后,酱香酒的热度开始水涨船高,不少人各种吹捧茅台镇和赤水河,将酱香酒传得神乎其神 。2021年酱香热达到了高潮,只要你关注白酒行业,几乎能天天看到有一些资本收购茅台镇的酒厂。在前几年甚至出现了各大资本争相涌入茅台镇的现象。

不管这些资本原来是跟白酒相关还是不相关的,反正只要有钱赚,他们就不断地往茅台镇、赤水河一带狂撒资本。有人说中国白酒界已经开始进入了酱香酒的的时代,酱香酒不久将主导整个白酒行业;也有人说酱香酒的热潮不过是短暂的,随着浓香酒的抗争和清香酒的复兴,酱香酒的热度会逐渐减少。
至少从今年市面上的情况来看,酱香酒的热度不及前两年!说起酱香酒的狂热,茅台的崛起自然功不可没!
茅台酒的逆袭:
酱香热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贵州茅台酒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要看现在贵州的酱香酒产量在全国首屈一指,其实早在改革开放后至新世纪初,贵州省产量最多的一直都是浓香酒,省内大多数名酒都生产浓香酒,茅台也不例外。
在2000年附近,茅台酒的开始坐稳了白酒行业第二的位置,销售额仅次于五粮液。那个时候飞天茅台的定价也是要低于五粮液普五的,难道那个时候飞天茅台就不稀缺了吗?

面对当时行业老大五粮液的围堵,茅台酒厂选择收缩战线,砍掉了不少产品,集中精力在酱香酒的生产上,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2005年,茅台酒的利润首次超过五粮液;2013年茅台在营收和净利润上全面反超五粮液,正式成为行业第一。
自从坐上了头把交椅,再加上自封的“国酒茅台”的称号,此后茅台酒的热度只增不减,这也成为了“酱香热”的导火索。以茅台酒为代表的酱香酒打着“喝有稀缺性的白酒”的口号逐渐掌握了行业的定价权。此前定价不及普五的飞天茅台,现在被炒作到两三千,而且还得抢购。

随着茅台的崛起,茅台等一众酱酒一直标榜茅台镇为酱香酒核心产区。试想一下,如果茅台不是行业老大,酱香酒会有这么大的热度吗?假如以前郎酒超越茅台成为酱香酒大老哥,那么它肯定也会说古蔺县是酱香酒的最佳产区。好在这些酱香名酒大都位于赤水河沿岸,所以基本上所有的酱香酒都会比较认可赤水河产区。
资本涌入酱香酒市场:
说酱香热完全是茅台的功劳其实也不对,肯定还有很多资本的炒作,加上国内消费升级的带动。因为酱香酒普遍的利润要高于整个白酒行业,这也让资本看准了这一市场。一些其他行业的资本纷纷涌入了酱香酒行业,不管是卖酒的、卖药的、搞房地产的、发展实业、服务业的等等,都想来分一杯羹。

随着资本在茅台镇投资酱香酒行业,再加上其他香型的白酒也纷纷开始酿造酱香酒,这也进一步加剧了酱香酒的热度。像浓香型白酒的大佬五粮液、泸州老窖和洋河均已经涉足酱香酒。五粮液推出了永福酱酒和15酱;泸州老窖推出了四面酱;2016年洋河收购了贵州贵酒公司,成为洋河酱香酒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湖北劲牌集团连续在茅台镇收购了国宝酒厂、台轩酒厂,目前已经开始推出了酱香酒产品。
2020年,黄酒行业的老大古越龙山宣布将进军酱香酒行业,并且已经计划发布三个系列产品。金六福的母公司金东集团于2009年收购了贵州珍酒,目前珍酒的销售额在酱香酒类排名前八。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4月27日,贵州珍酒已经在港股上市成功。

除此之外,郎酒、国台、习酒的上市计划也给酱香酒刷了一波热度,虽然至今为止两者都未上市成功。目前郎酒还在排队上市,习酒和国台已经暂时取消了上市计划,可能日后还会再做打算。
在前几年的糖酒会上,几乎每一场糖酒会酱酒都会成为最抢眼的存在。在2021年的成都糖酒会上,其中的“酱酒之心”主题展成为了展会上热度最高展览部分。在同年的郑州糖酒会上,更是有超过一半的企业都是酱香酒。

酱香酒涨价热潮:
如果您留意中国白酒的市场情况,会发现在2015年之前还是浓香型白酒的天下,当时国内主要声名显赫的酱香酒只有两款,一个是茅台,另一个是郎酒。从2015年之后,像习酒、国台、金沙回沙、珍酒、钓鱼台酒、丹泉、潭酒等一大批酱香酒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
我们以国台酒为例,2016年~2020年,国台酒业营业收入分别为3.61亿元、5.73亿元、11.76亿元、18.88亿元、28亿元附近,每年的销售额增长速度超过60%。2021年,国台酒业官方公布,国台酒业含税销售额超过百亿。从一个销售额不足五亿的酒企,到营收超过百亿,国台酒业仅用了6年。

这并不是个例,还有许多的酱香酒也是这样,虽然国台是其中最突出地一个代表,但也反映了酱酒热的一个缩影。销售额飞速增长的背后,不仅仅是销售量的增长,还是酱酒价格的提升。
2015年之前,那时国内还有着许多百元附近,甚至是几十块钱的酱香口粮酒。但是现在再来看看市面上,还有多少百元以下的酱香酒?这种涨价热潮仍然是茅台系列的带动,以及赤水河产区众多酒企的疯狂效仿。
例如茅台迎宾酒,在多年前还只有60元左右,现在的价格翻了两倍有余。茅台迎宾酒仅是一款翻沙酒,口感和品质都一般,如果放到一般的酒厂 最多也就是几十块钱。曾经茅台王子、泸州老窖特曲和老白汾被誉为三大香型中档酒的守门员,但是现在茅台王子涨到了近300元,泸州老窖特曲也是飞涨,只有老白汾还坚持在100多元。

像老习酒、银质习酒等曾经的酱香口粮酒也是一路疯涨。酱香酒的涨价真是特别地离谱,基本上是一年一个价格。酱香酒的热潮也让一些酱香酒变得自信,就是痴迷于涨价或是只做高端市场。例如某某烧坊,尽管没有多少知名度,但是零售价却高的吓人。还有茅台镇的一些酒厂,频频断货涨价,经常有打款之后不给发货的现象,不知道是真的稀缺还是人为地搞饥饿营销。
酱香酒降温:
2017至2020年,酱酒收入年复合增速达13.15%,远高于白酒行业整体1.78%的复合增速。2022年,中国酱酒产能约70万千升,约占白酒总产量671.2万千升的10.43%;酱酒实现销售收入2100亿元,同比增长10.5%,约占白酒总销售收入的31.69%;实现利润约870亿元,同比增长11.5%,约占白酒总利润2201.7亿元的39.51%。
可以看出,酱酒的总体产能虽然不高,但酱酒以10%的市场占比获取了占比40%的利润。我们常说“水满则溢,月盈则亏”,酱香酒行业可能也是这样。在今年各地的春季糖酒会和秋季糖酒会中,酱酒论坛以及推新品情况都不及往年,酱酒的热度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下降。

在2022年的11月的成都糖酒会期间,酱酒企业招商遇冷。渠道商选品尤为谨慎,有的厂商降低了合作门槛,但仍然难以招商,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了今年。试看整个白酒行业,浓香酒始终占据主流,清香酒热度虽不及酱香酒,但也在慢慢复兴。
在去年11月10日举办的2022中国酱酒大会上,金沙酒业董事长张道红如是表示。行业调整下,酱酒迎来新一轮并购整合。也就是说,将有不少投机倒把的小酒厂将会迎来倒闭和并购,一些经不起推敲的酱香品牌将退出市场。
总结:
尽管现在酱香酒市场还在涨价,但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去购买。就像有些人一边吐槽着飞天茅台价格飞涨,另一边却拿起手机准备抢购。当然有的人确实是买来喝,有的人是买来收藏,还有的人就是为了炒作、升值。
无论是哪种香型,我们都要理性看待,不要去盲目地推崇或是吹捧某一类酒。我们更应该忠诚于酒体本身,而不是忠诚于品牌。当这款酒不想着提高酒质而痴迷于涨价,逐渐地背离消费者的时候,那么消费者也终会将它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