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青岛丨海鲜啤酒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作者:本站编辑      2023-10-16 18:42:50     31

走进陌小雅的小世界

每一个关注陌小雅的人都好可爱

青岛有两种泡沫,

一种是大海的泡沫,

一种是啤酒的泡沫,

两种泡沫皆让人陶醉。

一位香港官员曾说:“外国人认识我国通常有两种途径,一个是通过孔子,另一个途径就是通过青岛啤酒。显然历经百年的青岛啤酒已成为不可替代的我国“文化符号”。
哈啤酒、吃蛤蜊、洗海藻是青岛人的幸福三宝,也是游客来青岛要做的三件事。
上一篇聊了“洗海藻”,这一篇就聊聊“哈啤酒”、“吃蛤蜊”。
你有没有发现,有一个数字经常和青岛啤酒一同出现:[1903],百年青啤的诞生时间。
1903年,德国人和英国人合营在登州路56号建立了“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其生产的啤酒在日后将于世界文明成为世界第五大啤酒厂商,而这就是青岛啤酒的前身。
值得一提的是,1928年完稿的《胶澳志》中第一次出现了“啤"字,并和“酒”字搭配,构成今天耳熟能详的新鲜饮--啤酒。而1908-1939年间出版的辞书《辞源》并没有收录“啤”字,此时的青岛,啤酒一词已经开始流行了。可以说,啤酒这个词就是来源于青岛。
青岛啤酒的历史几乎和青岛的历史一样长。青岛啤酒博物馆作为国家级博物馆。在这里可以不仅能够了解青岛啤酒的发展史,还能喝啤酒、玩剧游、逛文创。不是免费的,入园要预约购票,建议买套票。
对了,登州路的街道上有近百家啤酒主题餐厅!
其实,走在青岛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啤酒桶,有很多人排队打啤酒。无啤酒,不青岛。青岛人是绝对离不开啤酒的。连我们住的民宿楼下的小卖部也能打到啤酒。
如同巴黎的咖啡馆、成都的茶馆、青岛的市井标配可能就是啤酒屋了。找个相熟的啤酒屋围着小方桌,要几盘毛豆花生、炒蛤蜊,再要几大杯扎啤,约上三五好友坐在一起,海阔天空、谈天说地。这是青岛人日常的烟火气,也是独属于青岛人的文化符号。
海鲜啤酒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吃货眼中的青岛,除了满大街的啤酒,还有满大街的海鲜。
王自健曾在《今晚80后脱口秀》里调侃“那些真正生活在沿海地区的同学,过年一回家一推门看年夜饭:虾、蟹、鱼、扇贝、海参、鲍鱼、象拔蚌,他们会对他妈说什么?妈,大过年的怎么又吃这些!”
此梗一出,不少网友晒出自家餐桌的照片。并表示一一没错,这就是胶东人民的日常。
对于这种“宁看春晚也不想吃海鲜”的忧伤,内陆的同学翻白眼表示无法理解也不能接受。
海鲜是青岛美食的代表,常年上榜推荐的有:辣炒蛤蜊、原壳鲍鱼、油爆海螺、大虾烧白菜、皮皮虾......作为初次到访当然要听网友的,确实好吃!不过不要想着沿海城市海鲜便宜,贵贵的。
山东人爱吃饺子,盛产海鲜的青岛会把鲅鱼、黄鱼做成水饺。“鲅鱼水饺”也是当地非常有代表性的美食,但是我吃不了,我们全家都吃了,巨难吃。
关于青岛,未完待续--

- END -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