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旭说会展,皆为原创
——只为适用人群提供阅读素材——
今天10.7,在我心里,今天是“人不欺”日,也是“对不起”日。向遥远的你说声对不起,向身边的人说声对不起。但愿:心诚人不欺,情切有共鸣,温柔被善待,真心可白头。
——
会展业里,什么样的人最多?
朋友笑着说:是掮客!我也笑了:说得好!下次不要说了!他们大部分都是戴着“帽子”、有点身份的人,咱平头百姓,吃罪不起。
什么是掮客?
说白了就是“中间人”,或者说“居间人”。不,应该是“搭线人”,拿了“搭线费”就走那种。
不过要我说,与其说“搭线人”多,还不如说——直接凭关系“拎包入住”的“土匪”最多。
那些直接拎包入住的“土匪”,靠着雄厚的背景、关系,拿到发包方的“包”之后,什么也不干,把“打扫卫生”的事全交给那些苦逼的分包商,拿到钱(绝对不少的差价)之后拍拍屁股就跑了。
这些土匪就是关系户、分包商。
“二手货接盘侠”拿到“包”之后,左看右看,也许又会再次分包给第三个人……
这么一来,第四、第五……层层分包,到最后,你都不知道你拿到的“包”到底是第几手,但你肯定知道后来者賺到的利润越来越薄。
近年来,随着外包、分包模式在各行各业不断普及和应用,这种现象也逐渐波及到了会展业。我们应该思考这种模式带来的长远影响是什么?有多大?
首先,我们要想明白为什么会展业不能总是搞外包、分包。因为会展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行业,一环扣一环,各个环节之间需要协同配合。
如果靠着关系拿到总承包权的机构和单位(关系户)为了赚快钱、一味地将某个环节的工作外包、分包,自身却缺乏管理统筹能力、甚至置之不顾,那么其中一些“接手单位”必然会为了降低成本而选择一些更为低端的合作单位,致使某些环节“脱节”、“失控”,根本无法保证展会的安全和品质。
那么,如果会展项目多次外包、层层分包,会造成什么样的恶劣后果?
——后果很严重。
比如,展台搭建的工作。如果层层外包,最后承接项目的搭建公司赚不到钱,他们就会马虎了事,偷工减料。最可怕的是,最后的施工方可能是个小作坊公司,所雇佣的工人也许很业余。
这不仅会让客户(参展企业)感到失望,还会影响展会整体形象和主办方的信誉,更有可能在展会(展台)搭建过程中引发安全事故。
因此,我建议会展业内人士要加强自律,监管机构要加强监管,以确保这个行业能够处于一个健康、纯净、有序的环境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实不相瞒,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监管机构是否可以建立一套完整的资质审查制度,相关企业通过资质审查后才能参与会展市场,在保证市场竞争性的同时,也避免不良企业的恶意参与?
总之,我们不能一味地依赖外包、分包,而应该更注重企业自身的核心业务,保障客户的需求和利益,营造一个健康的会展产业生态圈。
欢迎关注《旭说会展》公众号
欢迎关注《麻雀会展》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