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来认识一下酱香白酒前三轮取酒

作者:本站编辑      2023-10-04 14:49:56     43

酱香型白酒在一个大生产周期中,共有七次取酒。前三轮次酱酒分别叫:插沙酒、第一次酒和第二次酒。

因其质量差(高级醇含量高,不仅有不愉快的味道,且容易饮后“上头”,利用价值不高),前三轮次的酒都需要经过一系列工艺处理,以提高利用价值。

前三轮次酒高级醇含量:

插沙酒10%左右(质量分数)

第一次酒在15%(质量分数)左右,达到全周期的最高值

第二次酒在1%—2%(质量分数)

随着取酒次数的增加,高级醇的生成量依次减少,降到合适含量范围。

#

高级醇类

之所以前三轮的酒中高级醇类含量很高,是由于发酵中酵母等微生物代谢生成的。

其一氨基酸在转氨基作用下生成酮酸,酮酸再进一步生成高级醇。

其二是通过糖代谢生成高级醇。

这其中,有25%的高级醇类来自氨基酸代谢,75%来自糖代谢。

高级醇类是白酒中重要的风味物质,适量的高级醇类能赋予白酒浓郁、芬芳、醇甜等特殊感官特征,对酒体的特殊香气和口感的贡献度是比较高的。

但高级醇含量过高,就会适得其反,还会使经人体代谢,生成醛类物质,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引起剧烈头痛。

插沙酒特点

#

无酱香,生沙香突出,果酸味重,生粮味、麻味、涩味、苦味重,辣味明显,后味带酸。

酒体总酸特别高,达到2.5以上。出酒率为1%左右(按粮食比例计算),几乎没有利用价值。

一次酒特点

#

几乎无酱香,生沙香突出,生粮味、麻味、涩味、苦味较重,微带辣味,后味带酸。

一次酒出酒率在3%左右(按粮食比例计算),利用价值低。正丙醇含量过高,调酒过程中能使用的量极少。

二次酒特点

#

微带酱香,生粮味明显,麻味重、涩味较重、后味带酸。

二次酒出酒率在3%—5%(按粮食比例计算) 。正丙醇含量很高,调酒过程中能使用的量很少。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