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发现关于白酒消费降级的讨论,2008 年就出现了,当时说的是因为房价带来焦虑,焦虑带来降级。2018 年又出现同样的话题,当时是因为榨菜,方便面和二锅头业绩大涨。这两个时间大家发现一个规律没有,恰恰都是白酒股价大跌的年份,射完箭再立靶子的意味太浓烈了。当时的论断降级导致高端下滑现在可以说就被证伪了,时间的答案虽迟但到。
白酒迎来了消费代际的交替,80 后和 90 后成为白酒消费的主力军。他们的消费习惯和风格跟上几代人是迥然不同的,更理性,更自我,面子不如里子。京东从阿里的包围里崛起,拼多多从阿里和京东的围堵中强势来袭,国潮的崛起,无不彰显这种迹象。当房价高到一定程度,房价只会带来佛系,佛系带来今朝有酒今朝醉。
随着 80 后和 90 后成为白酒消费主力军,饮用低度化,销售网络化越来越成为主流,这是说的自饮和朋友小聚的部分。商务接待,礼品和婚宴消费依然是大品牌和主流高度的天下。少喝酒,喝好酒依然是投资白酒的主旋律。白酒向川黔产区聚集,向一线白酒品牌聚集,这个趋势也不会变。
对于高端人群,经济好与不好,不会影响他们吃喝用的消费,奢侈品品牌业绩依旧如故。对于中端人群,未来预期不乐观,性价比就是王道。对于低端人群,正如低价烟消失一样,低价散酒也越来越少,因为企业被淘汰出局,被动消费升级,老玻汾的无敌已经说明了这一切,老村长酒对比散酒是升级,二锅头对比老村长酒是升级,老玻汾对比二锅头是升级。
所以很明显,没有普遍的消费降级,只有不同层面的消费分级。白酒整体消费还是跟经济活动息息相关的,经济越活跃,消费越多。经济的弱复苏和人们消费理性化带来的就是前几年酱香热的退潮,茅台镇随便圈块地就大赚特赚的时代结束了,带来的就是白酒行业马太效应的加速,960 多家 规模以上白酒企业,2022 年亏损的就有 270 家,上市企业业绩也开始分化。一线白酒才有未来,这个论断过去是这样说,现在是这样说,未来依旧会这样说。经济没大家想的那么差,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经济活动最大的驱动力。